第145章 心换心

国潮1980 镶黄旗 1183 字 3个月前

就连老爷子那些家当的安置问题,也很快得到了完美解决。

实打实的说,这实在是让宁卫民大大出乎意料之外的。

因为这年头想找房子,是顶难办的一件大事儿。

除了从社会形势上来讲,由于知青大量返城,人口骤增,京城本来就缺房缺得厉害。

关键是相关政策还无比死性,根本就没有放开。

虽然去年4月份的时候,伟人就指出了城镇居民可以购买房屋的政策,还公开发表在了报纸上。

但那只是以试点的方式在有能力自己兴建新楼的大机关、大企业推行的。

有买房资格的也不是一般人,那得有点职务才行。

而且由于这年头人们收入实在太低,商品房制度又与公房分配制度形成针锋相对的矛盾。

哪怕这个政策也是名存实亡。

所以说,此时民间的房产交易实际情况是根本就不被允许。

甚至就连房屋私自出租都是违法的。

这样的情况下,连许多着名学者、大学教授、科学家、艺术家、报社编辑,甚至是刚恢复职务的干部,都只能凑合蜷缩在筒子楼或者是小平房里苟活。

哪怕宁卫民再有本事,他几乎能弄来市面上所有紧俏的物资,但对房子也没多少法子可想。

事实上,也正因为他外面找房子的过程并不顺利,屡屡碰壁。

就连他自己都觉着,很可能最后要采取没有办法的办法。

只能先花大价钱,再从重文门旅馆租下两间客房,凑合把东西挪过去再说了。

他当然想不到,连他自己都办不成的事儿,2号院的其他几家人,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给摆平了呢?

按理说呢,宁卫民这个想法大体上没错。

因为困难的艰巨是明面上的,甚至就连几家邻居自己也没多大的信心。

也就是想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有枣没枣踹上一脚,出去跑跑看的。

所以大家才会各想个的办法,谁都没跟谁知会一声。

但话又说回来了,在这个问题上宁卫民也不免一叶障目,又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说白了,他还是不怎么熟悉这个年代属性,完全刻舟求剑的按照前世的行事方式和准则来想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