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聚宝盆

国潮1980 镶黄旗 2430 字 3个月前

其实以当时的眼光来看,改革开放之后,在民间缓慢恢复起来的古玩交易。

不冠以“古玩”的名义,而只称其为“旧货”,是极有道理的一件事。

这不光是因为当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严禁这种民间文物交易,需要借“旧货”避讳,给这种有点见不得光的行为打个掩护。

也是因为经历过“运动”浩劫之后,幸存的好东西实在寥寥,真正能够得上古玩标准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过去古玩定义是什么啊?

这点,康术德曾经告诉过宁卫民。

老爷子说只限于半坡彩陶、红山古玉、商周鼎彝、秦砖汉瓦、北魏造像、唐三彩、宋官窑、明代宣德炉、还有名人字画、明清瓷器、田黄鸡血、老墨古砚、珐琅雕漆、玛瑙翡翠、犀角牙雕、铜镜古币、内画烟壶、香囊扇坠、缂丝刺绣之类。

总之,过去说的“古玩”,无不是高端的文雅之物。

而且在先前有古玩铺的时候,许多知名商号是极重商业信誉的。

哪怕是不太懂的人登门求购,只要肯花钱,也必定能买到真品。

可现如今呢,还能去哪儿淘换去呀?

市面上能见到的,大部分都是退赔物资中不太重要的部分,人家不想要了才流出的。

不但品类低了,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都有,关键是质量也不行。

像石器、料器、竹器、木器、鸣虫罐、鸟食罐、烟枪酒具、木箱捧盒、算盘戳子、钟表眼镜、铜锁模具,这就都算是好东西了。

偏偏有点档次的,大部分还都是带伤的、残缺的,甚至充斥着大量制造低劣的赝品。

偶尔赶上败家子把家里好不容易留存下来的好东西,错当不值钱的赝品而出手。

还得赶上收货的人没眼力,才能流入市场之中。

之后,逛“鬼市”的买主还得凭各自的缘分,才能够捡到漏儿。

这样的市场情况,也只能称之为买旧货了。

怎么可能再够得上“古玩交易”之称?

所以老爷子认为,别说国家不允许了,就是国家放开了政策。

恐怕他这辈子也难以再看见像过去那样古玩交易的胜景。

说白了,这行已经乱了,没规矩了,真懂行的人也少了。

再难上得了档次,以后也就是活在阴影里,小打小闹的格局。

宁卫民不能不承认,他师父的话说得很大程度上都是事实。

如今这种情况下,古玩行的颓势那是一目了然的,跟过去比,当然是天壤之别。

但老爷子观念也未免有失偏颇,只是一味的看到不好的地方。

反过来身为“过来人”的他,却更看重这些“不好”的反面。

首先,就是物以稀为贵,包赚不赔。

大量文物的损毁,反而让仅存于世的东西的价值大大提升。

且不说老爷子自己都承认,过去他看不上眼的那些东西,今天都是好的了。

就说这年头的赝品,那都是民国仿的。

拿到日后一样是值钱的古董,根本不存在“打眼”的风险。

连这就叫筹码稀缺啊。

反而更值得去收集,也更容易从中获取暴利。

其次,真懂的人少了,高端市场的消失,这虽然不是好事,但却有好的一面。,

无疑是让古玩交易更接地气了。

也更刺激,更容易蛊惑人心了。

要知道,什么事儿,只有参与者众,才会造成真正的市场繁荣。

过去只有少数人爱这些不当吃不当喝的东西,那层次境界是高。

可话说回来,“清水池塘不养鱼”啊。

这同样也限制了参与者的数量,限制住了古玩的行市。

就像眼巴前的琉璃场似的。

除了少数的国人去光顾,大部分的交易都得靠外宾照应,后劲乏力啊。

反过来看“鬼市”就不一样了。

旧货和古玩掺杂,又摆在地摊上,等于古玩的门槛一下就消失了。

再加上,这种市场特性是有捡漏可能的。

对于贫穷的群体,骤然暴富的故事无疑也是最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