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喝大酒

国潮1980 镶黄旗 2535 字 3个月前

同样都是因为日元飙升而收获意外之财。

但与坛宫饭庄和天坛公园相比,金利来和皮尔卡顿公司玩儿的可就大了。

金利来的老板曾宪梓对于宁卫民的判断有着极高的信任度。

不惜暂停了对内地北方城市原本一帆风顺的投资,京城、沪海的专营店建设全停下来了。

而且他还把工厂抵押,从港城的银行借贷了一部分港币,竭尽所能把手里可以动用的资金凑到了一千八百万港币。

这笔钱,除了后来他动用一部分去研发拉杆旅行箱的专利之外,其余全部兑换成了日元。

不用说,《广场协定》一出,身在国际金融都市港城的曾宪梓,肯定是宁卫民所认识的人里最先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的人。

立刻吃了颗定心丸,是庆幸无比啊。

紧接着到了9月24日,亲眼看到日本金融市场一飞冲天,日元在汇市一枝独秀,升幅远超其他国家主要货币。

这就更让曾宪梓大喜过望,对宁卫民心悦诚服了。

就连前一阵子因为拉杆旅行箱专利抢注失败,而心生的些许芥蒂也彻底消散了。

因为稍懂金融常识的人能看出来,日元涨,美元跌,这是必然的长期趋势。

别说眼前,日元升值就够弥补曾宪梓投入在拉杆箱专利上的损失了。

如果往长远了看,目标再聚焦于内地,他所能获取的利益更是不可限量。

打个比方,如果日元兑美元能上涨百分之三十,同时美元又能对人民币始终维持强势的话。

到时候曾宪梓就能在内地白落一个生产拉杆箱的工厂,相当于赚了上千万的人民币。

所以这时候他停止对内地的投资,还真谈不上有什么可惜的。

别看内地的商业环境一片大好,出于渴求外汇对海外资本开出了优厚的条件。

可架不住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太低啊。

这时候投资内地,其实存在着严重的汇率风险。

像眼下发生的这种情况,那对海外资本来说,在内地赚到的利润就能因为人民币贬值冲掉不少。

所以最好的策略还就是暂停投资内地,坐观等日元上涨,人民币下跌。

直到这种趋势止步或者趋于稳定,再拿外汇输血内地才是最划算的。

正是因此,曾宪梓是越琢磨,越是觉得宁卫民提醒自己囤积日元,实在是一步妙棋,让他满盘皆活啊。

这份大大的人情对宁卫民来说尽管是一句话的事儿,却太值得感激了。

所以曾宪梓现在根本不相信宁卫民在东京能够遇到什么经营阻碍,有什么困难是其克服不了的。

他倒是能百分百确定,宁卫民是商界的绝世奇才。

与其合作永远有钱赚,而且这小子的眼光永远看向更高处,更远处。

一旦等到若干年之后,这小子归国,就是内地能够翻江倒海的一条龙啊。

根本不是皮尔卡顿成就了他,而是应该反过来说,正因为聘请到他,皮尔卡顿在华夏的业务才能发展到如日中天。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几乎是亲眼见证了这个年纪轻轻的内地青年,是怎么一步步的神机妙算,游刃有余的在商场上驰骋纵横的。

如果说一次的成功是撞大运,那么次次的成功就只能是凭实力了,没有别的解释。

为此,本已经对宁卫民无比重视的曾宪梓,越发的羡慕皮尔卡顿公司能招揽到宁卫民的这份运气。

当然,他也更加重视彼此已经建立起的友好关系,愈发坚定了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这个合作伙伴的信念。

要说唯一有所不同的,那就是将从此他对宁卫民的器重,已经不再因为宁卫民是皮尔卡顿高管的身份了,而只是因为看重宁卫民本身的才华和能力。

以至于他对自己的下属们下达了新指令,不但要求他们尽快替宁卫民完成申请跨境注册,而且研究拉杆箱制作也会重启。

只不过这次的突破目标是放在拉杆箱的零部件优化与处理上了。

曾宪梓希望能够凭借着先行一步的科研成果来展示出自己诚意,好赚来宁卫民的信赖,争取到较好的合作条件。

皮尔卡顿公司这边的情况也和金利来差不多。

自从被宁卫民拉到国贸大厦的工地一通洗脑,被其画出来的大饼所迷惑,在精神世界中树立了伟大的目标。

邹国栋接掌皮尔卡顿华夏公司的实质大权后,首先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说服掌握财务部门的一把手熊健民,来帮自己梳理公司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