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加速

孙彧张了张嘴,决定不再讨论这种话题,表情本天成,而且信息发出去之后,如何解释也取决于信息接收方的理解,他自己也控制不了的。

至此这事情大体就算彻底了结,之后至少孙彧是没再见过那个家伙,或者说他其实就没怎么注意过那家伙到底长什么样。

于是,又到了期中考时间,凡是上午的课程,都要考,而下午的课程,虽然论文阅读和写作孙彧申请了免修,但是没有免考,不过这门课就是期末写一篇论文,问题倒也不大。

至于形势与政策,孙彧上次张老师找过他谈话之后,他倒也是去听过一两次,但是发现每次课缺席的都差不多至少有个三分之一,于是如果没有特别通知,他也不再去了。

王凝也参加了李老师实验室的会议,分配了一台电脑,领到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调试Stallman先生随X-Window程序寄过来的一个VGA驱动示例程序,另一个就是测试X-Window。

这个示例驱动程序大体上只是一个壳,本来孙彧是要自己完善并且实现本地编译的,他也抽空读了代码,画了框图和时序图,X-Window却还没空去研究。

于是孙彧除了把Stallman先生寄过来的代码移交给王凝外,还有这些图,以及自己之前实现了的一些功能代码。

当然,并不需要再用磁盘给王凝复制过去,计算机系至少李老师和杨老师的实验室现在已经实现了联网,并且各自从电子系黄老师那边进了一个文件服务器,而且部署了即时通讯服务,实验室里每个人都分配了一个账号,于是王凝多少有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

听到王凝发出感慨,孙彧也才意识到,不知不觉中,实验室的办公环境已经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接下来大概需要部署视频流服务?或者多媒体流服务?

于是在黄老师这边的会议上,孙彧又提出了这个问题,当然,不论是音视频的处理,还是音视频流的编码解码,以及多媒体流的网络传输,其前序工作,在电子系和计算机系。或者正在研究,或者已经有了结果,接下来不过又是一番整合,以及在整合的过程中,研究出新的技术。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功能整合到一个芯片上,或者一块板上,那一定是有市场的。”黄老师最后总结道,他虽然没有公开说,但是大家也已经都知道李媛父亲那边的事情正在稳步推进中,黄老师需要找到一些应用场景。

他的看法跟李老师一样,ASIC生产线的意义更加大一些,至于进口芯片,做个代理的代理,收些手续费,虽然应该说能挣不少钱,但也就这么一回事了。

“所以,我们应该加快成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工作了。”李老师和周教授一致认为,两位教授博导的系主任很快就要换届了,他们希望能够在退下来之前实现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