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明朝朱载堉,宋应星,徐光启科学界三星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2922 字 2个月前

1966 年,美国出版了《天工开物》的英文译注本,书名为《十七世纪的中国工艺学》。《天工开物》先后被译成多种外文,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世界科技史上成为一部重要名着。

在领略了宋应星在科技领域的卓越贡献之后,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另一位同样在明朝时期科技领域发光发热的徐光启。他以独特的视角和不懈的努力,在科学的广袤天地里留下了深刻的足迹。

徐光启(1562—1633 年)天主教徒,上海县(今上海市)人。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明代着名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农业科学家,被后人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

1600 年,徐光启在南京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并于 1604 年高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开始跟利马窦学习天文、历算、地理、水利工程、火器等知识。

1606 年,徐光启与利马窦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数学体系,开创了全新的数学证明方法。后又合译《测量法义》,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泰西水法》介绍西洋的水利技术和各种水利机械。

1613 年徐光启退隐天津,撰写《农政全书》纲要。1627 年,崇祯皇帝即位,徐光启被启用。1628 年,他完成了《农政全书》的编着。

他还根据观测结果,绘制出了当时最完备、最精确的星表和星图,也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包括了南极天区的全天星图。1629 年,徐光启运用西学,推测出日食发生的准确时间。同年升任礼部左侍郎,奉旨与意大利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修正历法,编译完成《崇祯历书》一书。

宋应星,徐光启对古代科技的精心梳理与总结为中国留下宝贵的财富,乃至世界都留下了印记,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朱载堉王子的世界,去感受他在科学道路上的探索与追求。

朱载堉(1536 年-1611 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九代孙,明代律学家、散曲家、科学家、艺术家、算学家、历学家,后世称他为“乐圣”。

朱载堉的父亲朱厚烷,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五世孙、郑藩第二代王。朱厚烷曾因极言直谏嘉靖帝摒弃仙道而被软禁十九年。

朱厚烷在朝廷为官,生活朴素,自少至老,布衣蔬食。他修德讲学、能书能文、折节下士,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他因看不惯堂兄嘉靖皇帝信道修仙、大兴土木,便写文章进行劝谏,结果被嘉靖派人抓到凤阳老家关了起来。

朱载堉受父亲朱厚烷影响,自幼喜好音律、数学。早年师从舅父学天文、算术,十一岁被封为世子,十五岁时因父亲被诬告软禁,他也被剥夺世子身份,此后在宫门外筑土屋独居十九年。

在这19年里,朱载堉将世间事置身度外,一心扑在乐律、算学上,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他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横跨81档的特大算盘,在这个“计算机”上开平方、开立方,求出了十二平均律的准确参数,并设计、制造出弦准(世界上第一架定音乐器)和律管。他创建的“十二平均律”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包括钢琴)上,西方普遍认为是“标准调音”“标准的西方音律”,朱载堉也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

朱载堉在这期间还完成了《瑟谱》十卷的撰写,在《瑟谱小序》中,他自称“狂生”,署名“山阳酒狂仙客”。

此外,他谢绝了他人提的婚事,只与关西名僧松谷讲经阐佛。

朱载堉确定标准黍粒的事迹。在中国古代,音律学与度量衡互相关联,而确定一尺的长度需要以农作物“黍”的排列法来确定。

为了寻求标准的黍粒,朱载堉查经问典、遍寻古籍,调查黍的起源、生长环境、种植范围等农业资料。大约在1567至1593年间,他先后三次来到上党地区高平羊头山实地考察。

羊头山是炎帝文化最为集中的区域,是神农当年辨五谷、尝百草、创耒耜、立历法的地方,黍就是神农在此地培植的。

朱载堉第一次上羊头山是在30岁左右,当时他完成了《瑟谱》,开始乐律研究,而古传神农尝百草、辨五谷,他翻阅北魏《风土记》时发现黍的优质产地在炎帝故里山西高平羊头山的井子坪。

后来嘉靖皇帝驾崩,隆庆帝即位,朱载堉父子奉诏恢复爵位,他在去北京朝贺返回怀庆府的途中绕道长子,去攀登羊头山,初步了解了基本状况。

第二次上羊头山是在婚后。35岁的朱载堉婚后从河内县的神农山出发,沿着神农故道北上进入羊头山,在黍收获的季节进行了十多天的考察研究,了解到黍的三种类型,并选中了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