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船在大昌镇待了三天,大家手腕上都多了一串无患子的手串,而好消息不断地传来。
故陵镇楚国景氏墓群出土了越来越多的漆器,玉器,青铜器,总计数百件,除了之前的重要文物双面图文司马舍鉨以外,还出土了漆器虎头器座,凤鸟纹挂璧,错金铜矛,铜虎钮器盖等重要文物。
其中错金铜矛上,用金线勾入铜矛表面,留下了几个鸟篆文字——王命乍功舍用,证明了这批青铜器的来历和身份。
这是楚王为了奖励给有大功于国的景舍,特意让国内高手匠人给他铸造的。
除了这件能够再次证明墓主人身份的铜矛外,墓中还出土了一共十四件的一套铜铮!
在古代青铜器里,铙,铮,钟这三种非常的相似。
铙是商代晚期就已经存在的最早的青铜乐器,通常三件一组,底部短柄,中空,方便插入木柄,使用时铙口向上敲击。
铮和铙样式相似,不过底部中空柄变成了实心,柄上中部多了凸起的环,方便用绳子系起来悬挂。
铮本身是一件军器,一般非常简朴厚重,讲究一个耐用性,古代“闻鼓则进,鸣金收兵”,里面的金,指的就是铜铮。
而编钟则是一整套的乐器,分为钮钟和甬钟,其中的钮钟就和铮非常类似,不过上面多了些便于敲击的乳突。
故陵楚墓群的大发现填补了一个古代音乐史上的大空白,就是编钟的演化由来,一套十四件,能够敲击出乐章的铜铮,很明显就是处于最原始的铙,到最繁琐的编钟编磬组乐的中间状态。
而且系列铜铮的发现还表明了一点,那就是礼乐与军乐的内在关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在这个角度上又有了新的阐释。
另外的好消息,就是国家文物部门通过这次抢救性发掘,将鄂省红花套、枝江关庙山、江陵毛家山、松滋桂花树、公安王家岗,澧县三元宫和丁家岗、安乡汤家岗和划城岗等十多处大溪文明遗址的内在关系确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