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底线

平瑶乐 于乐公子 1178 字 4个月前

“其它人可有建言?”女皇问道。

“陛下,微臣认为,长乐大赛虽属初创,但其成效却已远超预期,甚于传统科考。诚然,大赛尚存瑕疵,有待完善,然若持之以恒,逐年举办,必能日渐精进,日益完美。

至于科考之制,乃我朝祖宗之法,历经岁月,为朝廷选拔贤才立下汗马功劳,实不可轻言废止。此制既已根深蒂固,自有其存在之价值与意义。

因此,微臣斗胆建议,朝廷选拔人才时,仍以科考为主,确保朝廷官员之选拔公正无私,人才济济。而长乐大赛则可作为辅助手段,重在发掘各类奇才异能之士,为我朝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如此这般,既能延续祖宗之法,又能广开才路,使朝廷人才辈出,国家昌盛不衰。望陛下明察,采纳微臣之建议。”御史中丞周俊臣说道。

女皇深知,科举之事关乎国家根本,岂可轻言废止。然而,长乐大赛之举办,当真令人耳目一新。此种不拘一格的人才选拔方式,显然较科举更为优越。大赛中涌现的人才,其广泛性、多样性,皆远超科举所能及。

细思之,长乐大赛实乃科举之变种,只是形式有所不同罢了。它打破了传统科举的束缚,让更多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为国家注入新的活力。女皇心中暗自赞叹,长乐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国家选拔了众多优秀人才,更在无形中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女皇心中暗暗下了决心,日后应更加注重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不拘一格,广开才路。让更多的人才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此,国家方能繁荣昌盛,永葆青春。

“朕觉得,长乐大赛实乃另一种形式的科举之试,其门类之繁,几可囊括百业之精华,而科举所重之种种,长乐大赛亦无一或缺。更值得一提的是,长乐大赛在聚才引贤上,较科举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拘一格,各类人才皆能于此一展所长,此点实为科举所不及。

因此,朕有意将秋季的长平大赛与科举合二为一,既保留科举之传统,又融入长乐大赛之活力,使之更为完善与全面。至于合并之具体事宜,朕决定委以长乐公主与礼部共同商榷,望二者携手同心,共襄盛举,为朕之大唐,选拔更多英才,共绘盛世华章。”女皇的话很明确。

“陛下,礼部尚书丛孝致仕后,礼部尚书一职无人担任。”首辅李德明说道。

“就让冠军王担任吧!他曾任职驻外使节,现在又是国子学学监,王爷身份当个尚书应该没问题。”

“是,陛下,我等遵旨。”

没人反对,冠军王兼任学监及礼部尚书,明显是在为长平大赛铺路,无人愿意得罪风头正盛的于乐兄妹,况且人家兄妹俩干的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