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全按照去做,朕只是提出一個思路供你们参考,具体要四座炮台还是五座或者三座,要在实地考察之后再定。另外还有一件事必须特别关注,水!
富峪卫旧址附近有多条河流,在城内打井应不成问题。但不能光关注大军驻扎吃水,在选址的时候也要提前做好对水患的防备。万一敌人在附近河流筑坝蓄水,这座城不能受到影响。”
这时候就得看谁更鸡贼了,洪涛不会筑城也不会修路,但他足够鸡贼,或者说脑子里装的历史教训足够多,瞬间就把上下五千年人类攻打城市的招数全过了一遍,从大自然到人为几乎都想到了。
“臣以为筑城之事有八成把握,但日后运送补给却是个大问题。以五千人为数,即便隔月运输也要大批车辆同行,200里山路护卫不易。”
此时此刻,袁可立没有去歌功颂德,而是皱着眉开始挑毛病了。以陆军的能力,他相信筑城不是大问题,可日后的补给稍微有点棘手。
毕竟五千驻军的吃喝全要靠后方运输,这可不是小数目。派军押送人多了浪费,人少了又不保险。
“礼卿,你算错了,不是五千,而是二千。朕算过了,常驻2000陆军足矣,多余的辎重补给是为将来北上准备的。这座城不仅仅是为了防御,更多的还是做为进攻支点使用。
你们来看,若想进攻白城,中途就不能缺少落脚点。蒙古牧人善骑,陆军不能和他们在山区草原上比速度,只能稳扎稳打。
朕打算每隔200到300里,找交通要冲筑一座坚城。这样一步一步的向北逼近,1000里也好,2000里也罢,两年或者三年总能走到的。
但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林丹小儿也别想踏踏实实积攒力量。朕先拿喀尔喀五部开刀,以此城为初始,时常派出三四队轻骑,对附近的喀尔喀和察哈尔牧民进行骚扰。
人抓回来、牛羊能带则带不能带则杀!遇到大军来战马上撤回,待敌人撤走再尾随挑衅。朕从来不打亏本的仗,筑城的费用必须从他们身上找补回来!”
这就是洪涛很欣赏袁可立的优点之一,这位进士出身的古代官员虽然也有本时代士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但并不保守,且具备理性和逻辑,最主要的是骨头还没被打断。
不管是刚被征召为官还是功成名就身居高位,只要心里有疑问就会直言不讳的提出来,并不因为皇权日盛而改变初衷。
不过这次他的担心是多余的,筑城的目的并不是坚守,而是进攻,目标直捣虎穴,林丹汗的白城。
眼下的局面很复杂,想破局就得来狠的。蒙古、女真和朝鲜比较起来,洪涛认为对大明威胁最大的不是女真,更不是朝鲜,而是蒙古。
因为它控制的区域实在太大了,从东到西绵延了几千里,且没有重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从某一个点南下,让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