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前三回,所写的分别是大圣出世、学得仙法、荣归故里。
若这篇异志放在别的时间段出现,最多算得上借鉴,毕竟故事作者从身边取材的做法,从古至今都是常态。
而故事最大的问题,就出在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这里。
大圣因为‘弼马温’一职受了屈辱,李斯文也同样受过不白之冤,两者都是因为‘御马’一事。
尤其是后半段,大圣经旁人指点明白了‘弼马温’的含义,一气之下闯出天庭,又被天帝指派托塔天王下凡擒拿,巨灵神做先锋挑战。
简直就和长孙无忌派出令狐德棻,试图混淆是非,扣李斯文一顶大帽子一模一样!
当然,这些暗喻相当隐晦,不是当日就在朝廷上,知晓其中细节的人,很难看出来。
但在场的女眷们,哪个没听李斯文念叨过当时情景,一个个的又是兰心蕙质之资,旁人稍加点拨便能看出个大概。
在单婉娘起身离开后,李斯文从孙紫苏那里接过《起居注》,逐字逐句开始思考其中内容。
第一回...有些问题,斜月七星洞的描述太过详细,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作者曾亲眼见过。
第二回也是同样的问题,妙法神通写的太过详细。
现在这个时代,道教可还没发展出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术。
可偏偏自己卖弄才学,将这一百零八个法术的名字和作用,尽数告知了小兕子。
若说是胡乱编造,可这一百零八个法术又太过详尽,所涉极广,根本不像是凭空臆想,而自己还有个广为人知的仙人弟子身份...
想到这里,李斯文已经有些头大。
而当李斯文看到第四回,大圣反天的缘由和过程后,放下卷轴长叹一声,他终于是明白,当时李二陛下如此气急是因为什么。
再由此反推,混世魔王借鉴的长孙冲、托塔天王长孙无忌...
除了三坛大神和显圣真君,前七回中的每一个反派,都能从现实找到原型!
“看来...公子是反应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