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斯文的问题,秦怀道低头陷入沉思。
他不常出入集市,自然不清楚如今市价,但他背的书却是数目极多,微微回忆后便有了定稿:
“汉代的《居廷汉简》曾记‘肉百斤七百’,而大唐的斤两是汉朝的两倍,所以某猜...一斤猪肉十四钱?”
李斯文诧异的看了眼秦怀道,甚至有点怀疑,这货是不是偷看了自己和李承乾的书信,这也猜得忒准了!
要知道《居廷汉简》成书时间是在东汉最鼎盛的时候,那时家家有余钱,猪肉的价钱也不算太高。
但一斤猪肉十四钱,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也称得上一句奢侈。
《盐铁论》一书中可是明说了,‘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意思是说,非丰年非灾年,百姓收成稳定的时候,一头猪的价格顶一家的全年收入。
但这书是权臣霍光特意以‘民所疾苦,教化之要’的名义,召集各地贤良对国策进行的一场辩论纪要。
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绝对是有所夸大。
他向徐有田、孙思邈这一类见多识广,家学渊源的老人询问后得知。
东汉中期尚且鼎盛的时候,寻常工人的薪资是一月钱半百之数,不嫌弃猪肉腥臊的话,绝对是吃得起猪肉的。
至于斤两问题,主要是改朝换代的问题。
在魏晋南北朝时,中央势弱,导致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度远不如前,有的地方随西汉度量,一斤258克,而有的地方顺从朝纲,一斤改为223克。
但如今大唐随前朝度量衡,一斤的实际重量是668克,这其中差距,可远远不止两倍。
也正是向家中老人了解过这方面底细,李斯文才参考着隋制度量标准,与太子在书信中暂定了猪肉的价格。
一斤十钱,减去成本,也就赚个人工钱,绝对算不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