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揭开黑幕(1)

上午,于倩正在办公室听取夏圩乡党委书记武延文工作汇报,只见县委办夏主任匆匆走了进来。按常规,只要于倩办公室有人其他人是不会轻意进来的,这既是规矩又是常识,要想进理应等先前客人走了方可。此时的夏主任有违常规来到于倩办公室,于倩也意识到有什么事情发生。

“于书记,磷肥厂工地发生双方人员对峙,很可能造成群殴和流血事件。”

“怎么回事,县里有人到现场吗?”于倩站起来就往外走。

“苏慧,叫驾驶员去磷肥厂工地。”

“于书记,要不要通知公安局到现场。”夏主任问。

“通知公安局干什么,又不是去抓坏人。”

磷肥厂原来是县国有企业,鼎盛时期工人近千人,生产的磷肥供不应求,后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入,该厂如同一位迟暮的老人,失去了昔日的光环与辉煌,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破产倒闭,工人下岗失业。当年引以为傲的工人阶级,一夜之间成了无班可上,无地可种的两无人员,那种失落和痛苦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这次双方人员对峙就是原磷肥厂下岗工人和开发商进驻工地的工人。工厂厂房、机器设备没了,现在把厂区的土地也卖了,无望的下岗工人想要点钱,一是补贴生活,二是给自己缴养老保险,其实他们这点要求一点也不过份,遗憾的是他们找错了地方。他的找的应该是政府,而不是开发商工地,工地是开发商花钱买下的,人家花钱买下的地当然不会允许他人来闹。地卖了钱被政府收走了,政府应解决这些下岗工人的诉求。遗憾的是政府相关部门事先并没有把工作做细做实,才导致今天的对峙事情发生。在研究决定拍卖磷肥厂厂区这块地时,于倩在会上还单独提到要把工作做在前,不要让任何矛盾产生。

坐在车里的于倩已经感觉到这完全是分管领导不作为造成的,这样不作为的领导是各级政府产生矛盾纠纷的始作俑者。

车子开到工地,果然双方人员处于对峙状态,于倩下车后来到双方人员中间大声道:“原磷肥厂老职工们,我是县委书记于倩,你们有什么诉求可以提出来,不要在这影响人家施工,如果你们的诉求还没想好,或者意见没有统一,你们现在可以回去商谈,商谈好了下午派10名代表到县委去,我在县委等你们如何。”

于倩的个性和工作方式那就是敢于面对矛盾,不回避,更不退让,因为她相信,矛盾是解决掉的,而不是躲避掉的,躲避只能使矛盾愈积愈深。矛盾越深解决起来就越难,这是个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生活中有些人明明知道,但当自己遇上时往往都不敢面对,总想采取躲的办法把自己置身事外,这是胆怯和懦弱的表现,如此时的分管副县长刘文飞到现在也没露面,不知躲到何处了。

县委书记第一时间亲自到达现场,磷肥厂下岗职工们可是第一次见,以前因为下岗无工作,无人给缴养老保险也去县里找了几次,可都是推这躲那,没有县领导敢出来见他们,每次都是信访局长和他们对话,可信访局长又有他的局限性,好多事情并不能当场拍板,只有口头表示一定向上级领导反映,可事情一过,反映也没了有下文。

这次于倩直接出现在现场,再加之她到江州任县委书记以来所干的几件事情也很得人心,几个站在前面的人,大概是组织者,“于书记,今天第一时间你就来到现场,说明你是个有气魄,负责任的县委书记,我们相信你,也敬重你。那我们回去商量一下,明天上午去见你行吗?”

“当然可以,明天上午我在办公室等你们。”于倩干脆地答应了。

这时职工已开始散去,于倩也正准备乘车离去,忽然,有个年近6旬的男子叫道:“于书记,我和你借步说话可以吗?”

于倩停下脚步,只见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男子向她走来,于倩和他单独来到几十米开外没人的地方,于倩先开口道:“老师傅,你想和我说什么?”

“于书记,我在磷肥厂干了一辈子,磷肥厂一草一木我都熟记于心,整个厂区有多少亩地我更是一清二楚,你去看看开发商汇的平面效果图上开发面积是多少,你再派个你信得过的人来测量一下实际面积是多少,你就明白了。”

聪慧过人的于倩岂有听不出男子的话外之音,“你叫什么名字?”于倩问。

“于书记,我的名字不重要,我只是看不得国家的钱白白地装到私人口袋里。”男子说完就离去,并没有告诉于倩他叫什么名字。

于倩望着刚刚那个男子远去的背影,内心感慨万千,国家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国有企业破产,使他下岗失业,他没有任何怨言,他不想见国家的钱流到个人的腰包里,他还关心着国家。

于倩怕引起人们的怀疑,她掏出手机给在车边的苏慧发了条微信:你去把小区开发效果图拍下来,开发面积数字要清楚。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