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诗文点头:“还有棉衣,去年我就看到,宋志安的棉衣,那棉花都硬了,还穿着。”
祝晓敏想一下,喃喃的说:“要找人多换点布票,慢慢的,我们给大家都换成新棉衣。”
苗诗文吃惊:“先不说没处弄棉花卷,我们也没那么多钱啊。”
祝晓敏笑着眨眼:“总会有的。”
旁边托着腮帮子听两人说话的王小雅突然笑一声,推苗诗文说:“诗文姐,你怎么傻了?我们养殖基地有二百只羊呢,等大一点剪了羊毛,留下一些就是,比棉花还暖和呢,就是布票难一点。”
“是啊!”苗诗文恍然大悟,又有点担心,“那养殖基地的羊是集体的,我们能留下羊毛?”
祝晓敏微笑:“我们庄稼、蔬菜,到了年底都有得分,怎么羊毛不行?回头和大队提提。”
苗诗文咋舌:“我们大队那么多社员,要留多少羊毛才够每人一件衣服。”
祝晓敏笑:“哪怕少分一些,大家总起来,捡最差的先换一部分人的,别的人再等就是。”
苗诗文点点头,脑子里想着大家的棉衣谁的更旧一些。
在屋子里呆了几天,到了腊月十五,正是年前镇上最后一次赶集,去镇上的路有驴车辗过,也已经没有那么难走,大家经过商量,宋志安带着一组的人背了十几斤黄豆和一些玉米,又拿了些葡萄干,再加上大家凑出来的几斤肉票去了镇上。
十几斤黄豆要拿去换豆腐,要足够腊月和一正月吃,玉米则是拿去供销社换一些糖果之类的年货,葡萄干则是用来在集上和乡亲们以物易物。
而在知青点,洗干净的衣服渐渐干了收起来,破掉的集中到了女知青们的炕上,苗诗文、张巧梅开始替大家缝补,王小雅在旁边打下手。
针线活儿祝晓敏不行,也就不再费神,而是带着男知青们开始备年货,一间宿舍里用口小锅,麻花、糕饼、素丸子一样样炸出来,很快院子里就充满了食物混杂的香味儿。
院子里开了大灶,热汽蒸腾,十几个人忙着压粉条,一团团的粉面揉好,粉条压进锅里,煮熟再捞起来过凉水,最后卷起来在桌子上晾开,等到晾干冻结实,就收入粮仓,可以备一年的量。
祝晓敏两头来回跑,要看面揉的到不到,还要看油锅的温度,一会又要看炸的透不透,也是忙的不亦乐乎。
一团忙碌里,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等所有的要炸的食物炸好,油锅离火,大家才发现早已经过了午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