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楠明白她的想法,古人和现代人不一样,现代交通发达,哪怕背井离乡,回老家也很方便。
古代哪有那么便捷的交通,普通老百姓连马都骑不起,一旦离开家乡可能就一辈子都回不来了。
他拿着信思索了片刻,说到底,古代的平民百姓活着就是为了吃饱穿暖,最好再能挣点小钱。
生活过的富足,大家就有盼头,如果离开家乡能过的更好,那思乡之情就会缓解很多。
既然如此,只要让百姓们都觉得跟着苏家军能过的好不就行了么,而且,沧州城的建设如火如荼,也需要扩充人口来发展。
想到这儿,存款已经多到几辈子都用不完的姜楠,果断又开始联系人,准备大买特买了。
苏凤翎预感炎帝不会拨银子,倒是误判了,刘福给炎帝出了个主意,后者喜笑颜开地同意了。
那就是以国库空虚,但灾民需要安抚的理由,让百官捐款。
下的旨意虽然没有明说,但潜台词就是你捐的多,以后升官的机会就更大。
捐钱对于那些原本就受贿贪赃的官来说,自然不在话下,有的为了讨好炎帝,恨不得家底都掏空。
而北都的富商们,得知了消息,也大量的捐,他们捐钱就可以换官职来做,足够有钱的一家还可以买两个官位。
也就相当于炎帝公然在卖官,这种行为本来是要被天下人唾弃,遗臭万年的。
但是炎帝的理由找的好啊,为了赈灾啊,重建永州城可不得花那么多钱么。
这可就苦了那一小批清廉爱民的官,本来俸禄就少,有时候还倒贴,永州百姓有难,他们肯定也是要伸出援手的。
但他们能拿出来的有限,捐的少了,负责收钱的刘福就会百般嘲讽,逼得他们也砸锅卖铁地捐,有的甚至还得去借。
这一通操作下来,竟然收了足足有五千万贯这么多,要知道,国库最富裕的时候,也不过一亿贯。
而且炎帝不仅让北都的官员都捐,还让人快马加鞭通知所有的地方官和地方商贾,一层一层往上捐。
北都的这一批先由刘福亲自带人押送过去,为什么派一个宦官,当然是因为这个好主意是他提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