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期待开学的那一天

刚开始刘英红见了还有点儿不满意,跑来私下跟赵春兰嘀咕嫌弃周海是个闷葫芦,响屁踹不出一个,可过了两天,风评大变样,有把人夸得像朵花似的,这也好那也好。

许念能得了好归宿,家里人都高兴,她年纪不小了,村里同龄人二十多岁孩子都会跑了,商量着算个日子就能把婚事定下,家里人着急,许念却不急,她勾着许瑶的肩膀,给了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瑶瑶马上就去念大学了,我要是订婚她怎么能不在,等她回来再说吧。”

倒也确实是这个道理,等许瑶回来也就是放寒假的时候,中间隔得几个月,许家连着办了两场热闹了,好事多磨不用赶在一起。

离开学就剩下十来天了,许瑶把存折拿出来,加上新书出版的稿费,抛去这些日子的生活开支,一共有不到一万块钱。

这个年代兜里有这么多钱,看起来是很多,可光是给赵春兰看病就是比不小的开支,创伤性后遗症需要治愈的不光是身体还有心理。

除此之外,还有租房,军子念书的学费,这一笔笔算下来,一万块真的不多。

当然这么多事,许瑶不可能一次性就完成,她得自己现在京都稳住脚,有了固定的收入,才能彻底没有后顾之忧地把赵春兰和军子接走,不然一时冲动,兜里钱花完了,总不能带着娘和弟弟去大街上要饭。

高考结束后,林老师还私下找许瑶谈过,凭她的分数完全可以去清北,为什么要选择京师大,虽然那也是所很不错的学校,但到底没有清北有知名度。

许瑶含含糊糊地说自己想当老师,其实并不是。

因为按照时间推算,再有几年京都师大就会与文学院合办作家研究生班,她可以凭借这一层关系和写作成就,直升文学班研究生。

成为专业作家,才是她对未来的规划。

去学校的东西许瑶已经收拾齐备了,抽了个空,到镇上先把存折上的钱取出来,然后就出报社找廖红梅,上次她托顾城来带话,读者信寄存在她那儿了,许瑶得去看看。

这还是她作为写作者第一次收到读者来信,这个年代通讯技术落后,读者和作者的联系主要靠书信维系,写信是需要时间的,除非真的很喜欢这部作品,读者才会愿意花时间写信寄给作者。

廖红梅抱着一摞信封过来,放到桌上:“喏,这都是寄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