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欣赏展品,一边赞叹地对贾勇说:“要说工艺,还得说北京的好。”
贾勇说:“玉石雕刻是北京的传统出口工艺品。一直走精品路线。我们的玉器加工厂,请了原来北京玉器厂的老师傅做技术指导。这些老师傅,都有清宫造办处传下来的手艺。”
他说:“不容易啊。老师傅的手艺都有传人吗?”
贾勇说:“这个行当后继乏人,学徒都不好招。有些手艺虽说也有传承,但是比老师傅的手艺差了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说:“我们是外行人,只能看个大概齐,你是内行,你给咱们说说差距在哪儿?”
贾勇指着一个镂空玉石球说:“您看这个镂空玉石球,这是从外向内一层层扣出来的,最能体现匠人的技艺。这个镂空玉石球,从内到外有九层。这已经算是现在很好的工艺了。我听说,在故宫里,有一个差不多大的镂空玉石球,从外到内有十八层。这就是差距。”
他琢磨了一下说:“你说,这是能力水平达不到呢?还是不愿意下那么大的功夫呢?按理说,有雕九层的技术,只要肯下功夫,就能雕出十八层来啊?”
贾勇点着头说:“您说的对。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就是不愿意下那么大功夫了。”
他思索着问:“为什么不愿意下功夫呢?”
贾勇说:“下功夫,实现不了价值。”
他听贾勇说到价值,感兴趣地问:“你这么看吗?”
贾勇说:“现在在北京,已经没有国营的工艺美术工厂了。像这样的玉器,都是民营作坊里生产的。老板要挣利润,工匠要挣工资,前提是得实现销售。这样的工艺品以前都是皇家贵族赏玩的,所以才不计成本投入。现在这些工艺品要在市场上流通,寻常人家消费不起,做十八层镂空球耗费的工时肯定比做九层镂空球耗费的多。卖贵了没人买,卖一样的价钱,多耗费的工时得不到补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