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牧说,那多少不一样。
“你别说,我觉得李导考虑的还是在理的,一下子倒是忘记了这茬子”傅若清思索后,也不禁笑着道。
“我看网络上还有什么关于蔡虚坤的热梗,叫什么来着”
傅若清手指都挥在半空中,愣是没记清,最后作罢,“这样吧,让负责人的再拟定一次名单,尽量选阳刚一点的,咱们这是献礼片,确实应该如此.”
此时李牧自然不知晓自己的小建议最终还是改变了原定的人选,因为他还在听取《中国机长》的首映宣传计划。
因为此时宣传部门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又创新的想法。
“在万米高空中办首映礼?”李牧坐在主位上,不禁重复了一遍。
“对的,李总,我们查过资料,纵观中国影史,在各种场馆、比如说酒店、影厅、学校甚至游轮上都有过举行首映礼的电影,但是唯独万米高空民航班机上还未曾有过。
而且我们的《中国机长》十分符合这一特性,也是给予观众营造出“沉浸式体验”感的电影首映礼。
并且让众主创和真正的参与者们回到飞机上,经历一次旅程,更能体会飞行员们的不易。可以说是既有了宣传噱头,同时也意义非凡”
听到宣传负责人这番论述,李牧也是频频点头。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妙招。
其实,国内电影的首映礼最早可以追溯到张艺谋《英雄》上映的时候,而首映礼等电影相关线下活动的发展也恰恰应对着国产商业大片的发展。
2002年的12月14日,《英雄》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全球首映礼。
彼时,上百名装扮成秦兵的演员在现场高呼“大风”,气势恢宏,从此把首映礼的概念带入了国产电影市场。
当时的BJ新影院院线负责人高军在采访时曾说道,“之所以会出现像《英雄》这样的大型庆典晚会式首映,就是因为中国的大片真正的来到了。”
自此之后,经过多年发展,国产电影的首映礼、发布会形成了中国特色,很多时候会混为一谈。
一般来说,选择在酒店或者一些社会公共资源场所(如鸟巢、水立方)、以及学校大礼堂来举办此类活动是比较常规的操作。
在这个基础上,稍微特殊一点的,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丰富。
像《我和我的祖国》,李牧就知晓其选在了国家图书馆举办全阵容盛典,还打算举行了“我和我的祖国“影像集捐赠国家图书馆仪式。
“具体再展开说说。”
“我们的策划案中,受邀的媒体记者们及业内人士和观众均跟随班机从BJ飞往重庆,在万米高空中开始首映。
主演们配合为乘客派发了餐食,比如准备川航的特色食品“老干妈”,让普通观众也可以参加并和主创们零距离接触。
最后在解放碑广场参与了接下来的“礼赞楷模致敬英雄”特别活动.”
宣传负责人说完后,也是带着期待的眼神等着李牧拍板。
毕竟办一场漂漂亮亮、与众不同的电影活动,对于营销团队是一次挑战,也是一项成就。
而且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民航局,若是能说动民航局配合的话,那么就毫无问题,显然这需要李牧去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