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不宁,楚王造反,大雍一下子从歌舞升平,变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非常突然,打的所有人措手不及。
朝堂上的气氛前所未有的紧张起来,其他的事儿暂时都搁置,满朝文武神情凝重的商议着如何安排眼下的战局。
这几年,大雍风调雨顺,最重要的,许怀义贡献的高产小麦,以及玉米和红薯,已经普及开,百姓们终于不缺粮了,朝廷的粮仓也年年都塞的满满的,真要打仗,最起码,粮草不用发愁。
这就是底气!
户部上下,是最感激许怀义的,以往遇上战事,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他们在后方焦头烂额,为啥?还不是国库空虚,他们就算再有心,也难为无米之炊!
这回,总算不用急的到处抠搜了。
果然,家有余粮心不慌啊!
然而,没被粮草困住,却因为派谁领兵,把满朝文武给难住了。
有人举荐这个,有人提议那个,大朝会吵吵闹闹,就没能统一起意见来,永平帝坐在龙椅上,冷着脸,一言不发。
许怀义也不吭声,哪怕有人举荐他,他也表现的无动于衷。
直到散朝,也没个结果。
永平帝离开时,身子晃了下,身边的大太监赶紧上前扶住,却又被他恼怒的甩开,步子迈的大,脚步却沉重。
许怀义见状,眼神闪了闪,嘴角不动声色的扬起来。
这是气病了?
病了好啊,又不舍得放权,还要死撑着劳心劳力,不病才怪了,就是丹药都拯救不了吧?
活该!
明明有个好儿子能替他分忧,有忠心能干的臣子却不敢用,哪怕是眼下这种四面楚歌的困境,还处处提防,作死啊!
许怀义心情舒畅,一直到出宫后,被孙钰喊上马车。
师徒俩相对而坐,中间摆着张小桌子,许怀义一上来,就自然而然结果泡茶倒水的活儿。
孙钰端着杯子喝了一口,犹豫片刻,还是问道,“边关的事儿,跟你无关吧?”
许怀义愣了下。反应过来后,先是不敢置信,接着才幽怨的问,“师傅,在您眼里,弟子难道是那种为了一己之私、就致黎民百姓于不顾的人?”
发动战争,那可是劳民伤财、生灵涂炭的,他哪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