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力挽狂澜之主·唐宪宗·李纯

【唐宪宗·李纯】

【军事成绩:平定藩镇,重定大唐。评价A级得四分】

……

大唐。

李世民靠在手旁的凭栏,望着天幕深深的叹了口气。

安史之乱起至此,历经五代皇帝。

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

大唐不是在平藩,就是在平藩的路上……

虽然前面几个小子的一些手段粗糙至极、愚蠢至极,但其中也有几分是时运不济。

……最大的时运不济就是是李隆基的后代……

唉!一众守成之主碰到如此棘手的天下,能缝缝补补坚持到如此也算是竭尽所能了。

可惜这宪宗……

“自满自得,自断慧命!”

李世民颇有几分怒其不争,居然让一宦官给暗杀了?!!

死的就是……窝囊到极点了!

“只望后代子孙能继前人遗志。”

“重振大唐……”

……

【制度建设:公元809年,在宰相裴垍的建议下,唐宪宗下旨改革赋税制度。

元和初期,各地的地方税收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上供、送使和留州。

宪宗下诏“天下留州、送使物,一切令依省估”,三部分并为两部分,将原来的送使钱物则归入了国库。

同时规定,各地政府所需的费用从当地首府所在州的税收中支取,如果不足才可以征收其他州县的赋税。

这样一来,不仅削弱了地方的财政实力,也使得国库日渐充盈起来。

并且将宫中资财悉数转入国库左藏库,将私财转为公有,由国家统一管理。

评价B级,得三分】

……

大宋·真宗时期

紫宸殿殿内。

斜倚在坐榻上的赵恒看着眼前的老头默默的翻了个白眼。

“无论哪朝哪帝,想要增强国库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一身紫袍玉带,执着笏板的寇准一板一眼的进言着。

“自古以来,足用无不来源于节俭。”

“倘使君主不以珠玉为贵,一心一意地对百姓劝课农桑,那么天下百姓就会富足了。”

“如果天下百姓富足了,天子怎么会不富足?”

“反而言之,如果百姓们尚食不果腹,君主想要富足也是不可能的。”

赵恒忍了实在忍不住了。

“寇卿啊,你到底想怎样啊?”

寇准默默的看了他一眼,随即开口道:

“臣想劝陛下一如唐宪宗前期励精图治一般,能开源节流。”

“拒歌舞乐伎,不以一己之乐,使国家陷于剥肤槌髓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