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看来李大人把精力都用在仕途坦荡之上了啊!”如羽轻笑一声。
“啊!这……,属下也是为了能为“引凤阁”更好的效力。”
李尚书觉得刚擦掉的汗又快要渗出来了。
“那你倒是说说,这些年你替“引凤阁”出了多少力?办了哪些事?”如羽把玩着手中如玉一般透明的茶盏,淡淡地说道。
李尚书稍微思索了一下,将他这些年做的事情总结了一下。
比如打着游学的旗帜,用北冥国库的银子安排文人墨客去南平到处游玩,然后用笔墨记录下来,做成游记,汇编成册,在北冥学堂上让孩童们学习,让他们从小就怀揣对南平的向往和热爱。
如羽点点头,不错!这也是为何南平和北冥就算接壤,但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的原因。
她给李尚书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
李尚书受到鼓励,更加说的激动:“属下还创立了史官学院。
一部分门生研习南平史书,然后编撰成册在学堂上教习,北冥的孩童从小学习南平的传统文化,受南平文化的熏陶。
另一部分门生则负责收集北冥各地发生的祸事,部分上报给北冥皇帝,名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但其中绝大多数都传到了茶馆中说书先生那里成了话本子,经过他们添油加醋,夸大其词,又传到了北冥的百姓耳中,所以北冥这些年来一直有百姓不满和骚乱的情况发生,根本无暇顾及开疆扩土。”
如羽听罢不禁拍手叫好:“真是只老狐狸!”
李尚书只当是在夸他,谦虚地表示:“不敢当!不敢当!”
如羽凝眸看着李尚书,陷入一阵沉思,李尚书被她盯的有些发毛,不知道眼前的这位祖宗脑子里盘算着什么?
如羽稍微分了一下神,但瞬间将思绪拉了回来,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凤十三,你也到了功成身退的年纪了吧。”
李尚书一惊,不过稍微一思索便明白了她的意思,眼含热泪地说道:“谢小主人体谅,属下戴着面具生活了这些年,确实身心俱疲,该告老还乡了。
属下年轻时候落魄潦倒,如果不是先主人慧眼识人,提携我、鼓励我,哪有属下今日之成就,可以说属下的一切都是“引凤阁”给的。
离开家乡多年,都快忘记乡音该如何说了,如果能在家乡安度晚年,那是属下梦寐以求的事情,多谢小主人成全。”
李尚书再三感谢如羽,像他这样的人,终日活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怕有一天露出破绽,落的身首异处、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
如今小主人开口放他走,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全身而退了,怎能不感激!
如羽点点头:“不过北冥皇帝那里该如何脱身,还需要你自己去解决,做戏做全套,千万不要留下任何把柄,毕竟“凤十三”这个花名还要传承下去。
李尚书点点头,道:“属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