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面对大秦帝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强大的战斗力,他们依旧感到压力巨大。
为了缩小与对手的差距,大米帝国一方面疯狂加大科研投入,召集了国内顶尖的科学家,成立了多个军事科研项目组,日夜不停地进行研究。
在一处秘密的科研基地里,灯光彻夜通明。科学家们围坐在实验台前,紧盯着各种仪器和数据,神情专注而紧张。他们正在研究如何提升本国战机的性能,试图突破现有技术瓶颈,研发出能够与大秦帝国第四代、甚至第五代战机相抗衡的新型战机。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科学家,已经连续工作了几十个小时,眼睛布满了血丝,但他依然不肯休息,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各种数据和公式,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书写着。
另一方面,大米帝国还通过各种渠道,从黑市上购买了不少来自大秦帝国的先进装备。这些装备被运到专门的拆解实验室后,一群技术人员立刻对其进行拆解研究。
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装备的外壳,仔细观察内部的构造和电路,试图从中找出技术秘密和弱点。
然而,大秦帝国的技术封锁极为严密,这些装备采用了先进的加密和防拆解技术,给技术人员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不断尝试各种方法,希望能够从这些装备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提升本国军事技术水平提供帮助。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军事科技竞赛中,大米帝国正全力以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抵御大秦帝国的威胁,一场更为激烈的较量,似乎即将在这片土地上拉开帷幕 。
叶道夫听闻大米帝国在黑市搜罗自家装备进行拆解研究,只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带轻蔑的笑意。
在他看来,生产先进装备,绝非仅仅依靠科研能力就能实现。就好比一座宏伟的高楼,科研能力只是设计蓝图,而生产设备则是一砖一瓦搭建高楼的关键。
目前大米帝国的生产力,在叶道夫眼中,就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远远达不到生产第五代战机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