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这不是粟,是高粱

对济州岛种粮食,也是摸索着来,种冬小麦也是一群有经验的老农共同研究商量出来的。

“既然已经到了饭点,岂有不招待的道理,且请家里去”王老头邀请俩人到家中做客,看样子俩人也是饿了,咱济州岛小王庄。

好客!

王烨和许贯忠对视一眼,“既如此,就却之不恭了。”

“小衙内和小官人休要多礼,既然来了咱大王庄,自然是要好生款待贵客的,只是乡野之地,莫要嫌弃才是。”

王烨笑了笑,“那不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咱继续聊,刚聊到哪了?”

“聊到种地了,是说冬日一季冬小麦,夏季一季粟米或者高粱,一亩地也能快差不离三石粮食。老汉家中六口,口分田九亩,算上租赁的三十亩公田,一年能有粮食近百石。多少年没有这种好日子了,自然是感念寨主和赵相公恩德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贯忠笑着说道,“寨主和赵知州都不在,老丈这马屁拍歪了。”

王烨倒是不觉得人家是拍马屁,“这梁山就没什么不好的?”

基层调研,意见征集。

“唉,这梁山什么都好,就是税收的太低了些。”王老头摇摇头叹道。

许贯忠奇道。“这倒是奇怪,还有百姓觉得税收收的低的?”

王老头憨憨一笑,似是有些自得,“俺可不是山野愚民,有些道理俺还是懂得,百姓不纳税,梁山哪里有钱养兵?当兵是会死人的,不多给钱,谁愿意拿命去拼?没有当兵的在前线搏杀,俺们能安生种地?种个屁!”

顿了顿,补充道,“再说了,这济州岛的土地也是人当兵的抢回来的。”

王烨抚掌笑道,“老丈好见识!”

“倒不是俺有见识,也是俺家那混小子回来的时候跟俺吵吵,俺才想明白的!”

许贯忠:“哦,老丈家中还有人当兵?”

“这话说的,好多家都有人当兵,俺又是个村长,可不是要做个样子?”

“那倒也是~”

一路闲聊,行不过二里,在村口,就见一处屋舍,迥异于一般砖瓦房,而是木质结构,高一丈五六,颇为显眼。

王烨像个好奇宝宝,“此处是?”

王老头一边跟村里人打招呼,一边回答道,“是俺村王氏祠堂!”

王老头叹口气,“当初受灾,俺是族长,带着族谱逃荒,原本是给后人留个念想。不成想天可怜见,还能有此际遇,如今这一村也多是原本乡邻,如此甚好,甚好~”

许是想到了什么,王老头有些伤感。

而王烨又是个聊天会补刀的,“如今有多少人到此?”

“俺们村大约有四成在这儿,倒不是死了真死了六成,只是有些走散了的,人那么多,又那么乱,又哪里去寻?”

王烨点点头,倒是明白,这没有有效联系方式的情况下,走散了,很多时候是真就走散了,所以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大约就是如此了~

王老头倒是有谈性,“不过如今倒是也还好,俺们这十里八乡的乡邻大多被贵人搭救,大略都在这济州岛,珍岛,光州几处,小老二已经安排村中人去寻了,总是要落叶归根、有个归宿的。老林地(祖坟)是进不了了,以后这大王庄就是我们新的祖地了~”

王烨笑了笑,这就是当初被批判为封建残余的宗族啊,在解决了生存危机之后,就开始发挥力量的宗族势力,这里面似乎有些自己忽略遗漏的地方~

算了,回头再细想。

··· ···

老族长领着两个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年轻人招摇过市,自然引得村中人围观,虽然一路逃荒,也算是长了见识,但是这么出众的年轻人真的是不常见。

只是不常见不代表真没人见过。

比如现在中军第二营第六都的王朋,

他就很慌!

阿爷啊,你是多大的胆子,才敢这么随意的跟这两人聊天的啊,不知道他们有多记仇的吗?

没说什么不该说的吧~

就自己阿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