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 招揽荀彧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2261 字 2个月前

陈暮笑了笑:“详细过程你没有亲眼目睹,可能不知道。但我已经与郑君提过,会将这讨董一路见闻,写入书中,供世人传阅,到时候你就知道具体经过了。”

荀彧失魂落魄道:“尚书令不会骗我,可是袁家四世三公,名满天下,世代都受天子皇恩,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因为汉室江山的威望已经被严重打击,各路诸侯都有了别的心思。”

陈暮淡淡地道:“正如周天子分封天下,一开始天下诸侯还无比臣服,遵从周天子的诏令。可后来随着周王室的实力越来越弱,诸侯们的实力越来越强,他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图谋,暗行不轨。今日之天下,正如春秋之周王室。而汉室江山的威信被打击,其实从黄巾之乱就有了苗头。等到董卓的时候,连天子都肆意毒杀,太皇太后与皇太后都随意践踏,宫廷之内充满了杀戮,皇室的威严降到了极点。于是天下诸侯们心生反意,真正一心向汉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看汉末历史就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能命令几个人?

真要有用,都不需要曹操南征北战那么多年了,直接一道天子诏令,四方臣服,海内平定。

哪用得着花了几十年时间,最终也不过是个天下三分的局面?

所以实际上汉献帝刘协给予曹操的真正作用,是树立起了一杆大汉旗帜,帮他吸纳了无数人才,让曹操有一个东征西讨的大义名分。

在曹操迎刘协之前,曹操手底下人才很少,文不过荀彧程昱戏志才等人,武不过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李典乐进等人。

迎了献帝之后,各方人才都来了,如郭嘉、荀攸、王朗、华歆等人都是在这个时间来的许都。

而且除了人才以外,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世家来许都支持曹操。

那么这些人也都是真心为汉?

想多了。

除了有个荀彧真的为汉而死,其他人哪个不是后来的曹魏重臣?

所以即便是这杆旗帜,也仅仅是当时的士人在曹操迎汉献帝这件事情上,看到了曹操的潜力。

然后曹操再用汉献帝的大义名分,来封赏他们而已。

大家各取所需,皆是为了自己利益。

后面的九品中正制以及晋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事实上,汉室江山四百年,根深蒂固,当时的人或许有一部分确实一心向汉。

包括后来曹操为了稳固自己的曹魏统治,就杀了大批亲近汉献帝的老臣,连荀彧这样为他出生入死多年的人都被曹**死。

但这并不代表大部分人都在意汉室,随着黄巾之乱与董卓乱政两次打击,已经严重动摇了大汉根基和威信。

比如曹操自己就没把朝廷当回事,在兖州的时候,长安朝廷曾派了个新的兖州刺史金尚来取代他,他反手就把人家给弄死了。

还有袁绍袁术公孙瓒,自己四处任命太守州牧,甚至“开府承制”还曾经想要拥护刘虞为帝,完全没把朝廷放在眼里。

就连孙坚孙策都比他们忠诚,至少人家孙坚一心想要打进洛阳营救天子,至少人家孙策天天自称“匡济汉室”。

所以要说这些诸侯眼里有汉室,心里怀揣着大汉江山,那确实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陈暮以史为鉴,很清楚现在的汉室江山,已经是一盘散沙。

简单来说,就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听到陈暮的话,荀彧的脸色就更加苦涩,他不傻,只是满脑子忠汉思想蒙蔽了他的能力。

黄巾之乱,动摇的是大汉在民间的根基,让普通百姓的忠汉之心淡了许多。

而董卓之乱,动摇的是大汉在士人心中的威信,让士族开始思索起来,这样一个遭到践踏,毫无尊严的汉室朝廷,还值不值得他们效忠。

毕竟眼下的情况,跟前汉末年相差不多。都是一个权臣搞事,天下大乱,豪强并起,唯一不同的是,至少还有明面上的皇帝。

“尚书令......”

荀彧愁容满面道:“那以你之见,未来之天下,将会如何。”

陈暮叹息道:“这也是我来找你的原因,文若,你有王佐之才,汉室天下,需要你的一份力量,来我青州出仕吧。”

“我......”

荀彧支支吾吾,他来青州其实是来避祸,心里还在想着的是如果能够把天子迎回洛阳,他就去洛阳侍奉天子。

陈暮却说道:“眼下的局面你应该清楚,不管我大哥将来是否能够迎回天子,未来之天下,必然是一片乱象。所以战争在所难免,即便我大哥迎回天子,也需要眼光卓著之人辅佐,才能肃清寰宇,四海服臣。”

“我明白了。”

荀彧长叹一声,拱手道:“彧愿意在青州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