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天下。

“三账房合谋,吞六成之利,约五万两,余四成归府。”

徐希臯闻言,目光呆滞。

一季度,八万两被贪,年计恐超二十万。

“爹!”“公爷!”

徐希臯难以接受,颓然倒地。

次日清晨,朱由校未及批阅奏章,便闻惊人之事。

“定国公报案?”

朱由校诧异地看着刘时敏。

“然也。”

刘时敏同情地点头:“昨日,杨大珰于定国公府算账至子夜,方得一季之清。”

“三掌柜贪六成之利,定国公愤而绑之,携账册诉状,告至顺天府刑名司。”

朱由校闻言,忍俊不禁。

虽早有预料,仍觉好笑:“顺天府如何?接状否?”

“否。”

刘时敏摇头:“以定国公勋贵之躯,需议贵为由,令其至刑部上诉。”

徐希皐身兼数职,五军都督府闲职,武略院后勤司职,更有爵位定国公。

国公之尊,大明不过五人。

若徐希臯为普通东家,顺天府自当受理。

然而,定国公身为勋爵,其案之审判,实为万众瞩目之政治大戏。

顺天府刑名司推官邓士亮,非初出茅庐之辈,自是懂得明哲保身,岂会轻易涉足此旋涡?

“刑部对此有何高见?”朱由校目光锐利,转向刘时敏,手中轻摇着一卷奏章。

“刑部虽接诉状,却未开审,仅将涉案者扣押。”刘时敏答道。

“何故如此?”朱由校挑眉追问,心中暗自揣摩案情走向。

刘时敏面露异色,缓缓道:“刑部尚书之位空缺,暂由吏部侍郎周应秋署理,然周大人心系吏部,刑部事务实则由左侍郎陈道亨主持。陈侍郎以刑部不擅账目为由,将案搁置,言需户部或度支司协助清算,方能定夺,令定国公静待。”

朱由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心中暗道:刑部这招推诿之术,倒也高明。

正思索间,一小太监手捧两道奏本,匆匆而入,跪于刘时敏身后:“皇爷,英国公张维贤与成国公朱纯臣求见。”

“他们来此所为何事?”朱由校示意刘时敏取过奏本,心中嘀咕。

翻阅奏本后,朱由校不禁嗤之以鼻:原来这两家也出了“内鬼”,此乃借题发挥之举。

挥毫在奏疏上批了个“准”字,朱由校摇头苦笑:“告知英国公与成国公,朕无暇见他们。再传令查账之人,待定国公账目查清后,再去两府走一趟,替他们查查账。”

小太监领命而去,朱由校手中奏本轻挥,笑道:“正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陛下英明。”刘时敏附和道。

“《国语》有云,‘叔鱼生,虎目豕喙,鸢肩牛腹,溪壑难盈,贪欲无厌,终以贿死。’此乃羊舌鲋之写照,贪婪成性,终遭天谴。”朱由校感慨万千,引经据典。

羊舌鲋因贪受贿赂,终致身败名裂,其故事如同警钟,警示世人:贪念如渊,不可不戒。

“这些家贼,与羊舌鲋无异,皆是欲壑难填之辈。”朱由校语毕,神色凝重。

刘时敏乃内书堂俊彦,才情堪比翰林庶吉士之流。

“奴婢窃以为,饕餮司账房,日后必将应接不暇。”

“此话怎讲?”

朱由校闻言,诧异地望向刘时敏。

“京城之中,似定国公府掌柜之辈,想必比比皆是。”

刘时敏望着皇帝,道出缘由。

“宫廷府邸,皆有此等家贼,平民百姓家更不在话下。”

“陛下令内财府查定国公家账,乃出于亲情。然其余东家,岂能享此殊荣?”

“朝廷商税三十取一,然掌柜们贪墨之财,远超此数。东家们欲知盈利几何,必会配合饕餮司查账。”

“但愿如你所言。”

朱由校听后,沉吟片刻,摇头苦笑。

他对刘时敏之语,不以为然。

指望那些人心甘情愿助朝廷衙门,岂不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