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旅游管理的干部向王大山反映。
王大山皱着眉头说:“我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看来咱们得再下大力气,把道路拓宽。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占用一些村民的土地,还得花费不少资金。”
为了解决道路拓宽的问题,王大山又开始挨家挨户地做村民的工作。
“赵大哥,这次道路拓宽可能要占用你家的一点地,你看能不能支持一下村里的工作?”
王大山来到赵大哥家。
赵大哥有些犹豫地说:“王支书,我也想支持村里,可这地是我家的口粮地啊,占了以后我家的粮食产量可能会受影响。”
王大山耐心地解释道:“赵大哥,我知道你的难处。不过,这路拓宽了,对咱们村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啊。以后旅游的人更多了,咱们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也能卖得更好,大家的收入都会增加。村里也会给你一定的补偿,不会让你吃亏的。”
经过王大山的耐心劝说,赵大哥终于同意了。
在王大山的努力下,大多数村民都支持道路拓宽工程。
资金方面,王大山再次多方筹集,除了村里自筹一部分,还争取到了一些交通部门的扶持资金。
道路拓宽工程顺利开工,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王大山每天都会到工地查看进度,监督质量。
“大家加把劲啊,一定要把路修好,让咱们村的交通更便利,发展更顺畅。”
王大山对工人们喊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道路拓宽工程按时完成。
宽敞平坦的道路通向翠谷村,为村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 1960 年代的时代浪潮中,王大山带领着翠谷村的村民们不断拼搏、进取,在农业、旅游、手工艺品、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翠谷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而王大山也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王大山站在村头的高坡上,望着灯火辉煌的村庄,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感慨。
他知道,翠谷村的发展之路还很长,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着他们。
但他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翠谷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乡亲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翠谷村更辉煌的未来!”
王大山对着夜空大声喊道,声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