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选官制度变化

正好看到后面有关于选官制变化的视频,李然然觉得刚看了个热血视频那就闲着也是闲着,回顾下以前学过的知识吧。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 】

【一、世卿世禄制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天子、诸侯、卿大夫这三个都是阶级世系固化,为官也是世世代固袭的。

二、察举制

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各地的官员由中央直接指派,这有效避免了诸侯割据局面。

汉朝建立初期虽实行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制度,但后期还是取消了分封制。

选官方法采用的则是察举制,由地方官员向中央推荐品行好有才华的人,中央再进行考核。

察举制存在着的明显缺陷就是:具有举荐权的地方官员和豪族,他们会更加倾向于推荐自己的子弟门生,而其他的品行才华反而不是很重要了。

三、九品中正制

魏晋时期,陈群改进察举制创立九品中正制。

中央选派官员到地方考察寻找有品德和才华的人,将这些人的门第和出身,分了九个品级。

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下

中央对这群人进行考核,以此来选拔官员。

选举被地方所控制,引发出腐败等问题,平民也难以获得上升机会。这也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形势。

四、科举制度

隋文帝杨坚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而科举制则应运而生。

创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考生也不论出身高低贵贱都可以报考。

唐时期的科举制,考卷不糊名,判卷老师实行通榜行卷制度,根据考生在社会上的名声大小选择性给考生加分。

宋朝的科举制,首先招生规模就比唐朝扩大了许多,制度也更加完善,还实行了弥封、锁院、誊录等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腐败事件的发生。

明清的科举考试为达到统一知识分子的目的,考试内容被严格限制在四书五经之中了。也是从明朝起,科举制度逐渐从巅峰走向僵化,也从一个为国制度制度变成了一个落后的束缚思想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