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赛伦主星,南极极点,S-00地区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地下1600米。
在两位大将陪同下,结束了视察的凯洛伦站在总控室内巨大的单向玻璃墙后,隔着窗看向外界。在他下方,是一整片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着的克隆人培育仓。
光是这一层,便整整放置了个克隆仓,而这样的克隆人培育区,总共有足足6层。这其中除了前3层的7万个一期产品外,后续的3层都是在远征军在外征战期间依靠工程兵部队与军研部昼夜不停地奋战而建立起来的。
然而就算是这样,算上所有培育区全力开工的产量,也只能满足整体30万订单的一半,且由于整个克隆人生产培育中心是采用“建成一区、投产一区”的模式运作的,此举虽然能够大大缩短第一批克隆人走下生产线投入使用的时间,但考虑到设备实际运转中的损耗,却也注定无法在两个生产周期内(180天)将30万名克隆人全部生产出来,除非继续增建培育区、扩大产能。
但是不行。
得出这个结论的并非凯洛伦一人,而是多个部门在联合测算了成本、效率等各方面需求后所作出的合乎逻辑的判断。
别看此刻的第一秩序大兴土木、四处扩张,但盘铺的越大,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也就越多,无论是新资源星系的深入开发、各种原材料生产线的维持亦或是各型载具机械设备的维护都需要巨量的资源持续投入。
经过军研部超空间研究组的多次探索确认,第一秩序当前可通过现有人造超空间航道所开辟的航道已经接近枯竭,而这就意味着在不扩建超空间航道的情况下,已经很难再从这片被超空间风暴所包围的宙域中再探索到新的资源星系。
而问题在于,此时的超空间航道可没有古代遗物能够再次提供精准坐标供导航计算机使用了,若要扩建航道,便要采用先前军研部提出的“笨办法”,一步一步投放S线扩大基站。
与之相比,通过现有的地球人类星域去获取新的资源乃至殖民星系则要容易得多。然而无论是开发新的星系还是等待现有星系资源的深度开发,都起码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待到那时再扩建克隆人设施的话,则对地球方面相关领土的接管也势必会受到影响而推迟...凯洛伦可不准备干等。
好在,对于这个问题,他已有解决办法。
如果说同这个土着人类文明接触后有什么东西是令凯洛伦印象最深刻的话,那便是维兰德的合成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