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海权背后的经济3

房玄龄点头同意认可。说道:

“我们的海军要强大起来,要有制海权,否则会出大乱子,就像大清一样,即便赚到了利润,最终也守不住。”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李世民军旅出身,哪里会不知道。

“国家不强大,拿什么保护贸易?我看大明的问题同样是没有制海权,导致丢了这个金融主导权,很可能是被西方文明使了什么手段。”

众人怀着疑问,继续看向天幕。

“隆庆开关后,大明流入了近三分之一的世界白银产量。”

“充足的白银流入,通货膨胀下导致了粮食价格不断上涨,伴随着小冰河气候的到来,粮食收成大受影响。到万历年间,一石粮食的价格甚至涨到了3-5两白银。”

“17世纪后,随着西方殖民地的生产力提高,大明的丝绸和瓷器贸易量开始逐渐减少,1618年开始,欧洲陷入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数百万人丧生在这场战争中,西班牙帝国的衰落影响到了东西方的贸易。1629年,停泊于马尼拉的大明商船甚至减少到了只剩几艘。”

“同时期,脚盆鸡也开始了闭关锁国。这些因素导致了流入大明的白银大大减少。”

“随着国际贸易萎缩,江南的丝绸棉布受挫严重,手工业及商业出现了大面积的倒闭潮,失业的百姓承受不了如此高的粮价。”

“而商业不发达的内陆省份,贫困的饥民更加承受不了粮价上涨的压力,这便构成了明末农民起义绵绵不绝的经济大背景。”

大明时空节点。

紫禁城。

“皇爷爷,郑和下西洋的利润真有这么多吗?”

朱瞻基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

朱棣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他此时想到了士绅集团的走私。虽然已经开了海禁,但是对于税收这一块的数据他也看到了。

以他对下西洋的了解,这其中定然是有问题的。原先想着只要郑和这里有足够的财富回来,他也不计较这些人跟着喝汤。

但是此时从天幕所言来看,这个税收若是出问题,日后越滚越大将会为后世子孙留下大隐患。

他从没想过下西洋和货币会存在着这样复杂的关系。

追溯源头竟然是老爹发行的宝钞。当时下西洋只是因为朝廷缺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