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胖子在旁边,嘿嘿的笑着,“握草,这是基因觉醒了!”
黄老给胖子一下,说道,“在孩子面前,少说握草!”
胖子笑嘻嘻的说道,“好好好,注意注意!”
野火将茶杯放下,说道,“小丫,你长大了!你以后会有出息的。永远记住今天自己说的话,靠自己的双手,靠劳动,站在这片土地上!”
沈莹他们不在,这段时间沈莹带领工业部和外交部出差德国,讨论第三批援助的问题。
中国从战争结束以后,一直和德国政府签订了友好协议,帮助德国人民渡过战后最艰难的时刻。
中国是农业大国,从1939年沈莹就开始建设化肥,薄膜,大规模农具生产,派出水利建设兵团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同时在东北解放以后,在东北生产大型农业机械,得以开垦大量的田地,现在中国的粮食开始变得丰裕。
到1944年下半年,全国粮食大丰收,村里的粮仓都堆的装不下,各地都要新修粮仓,中国已经开始转向粮食出口国。
战争结束后的德国,粮食缺乏,社会动荡,加上战争赔款,民众生活无比困苦。
这时中国伸出了援手,中国和德国签订了一系列平等合约,其中分为三个最主要的协议:
首先,一项意义非凡的“教育换粮食”协议应运而生。根据此项协议,中国将慷慨地向德国输送大批宝贵的粮食资源,以解其燃眉之急;而作为回报,德国境内众多知名高校则会敞开知识的大门,倾囊相授,为来自中国的公派留学生提供海量优质且前沿的教育资源。
当沈莹及其团队首次提出这个创新构想时,他们惊讶地发现,那些正在中国从事研究工作的德国科学家们听闻此消息后,无不欢欣鼓舞。这些科学家们怀揣着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殷切期望,迅速行动起来,积极与德国政府的各个部门取得紧密联系,并全力以赴地推动该协议的落地实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于当时正处于战后废墟中的德国而言,这项协议无疑犹如久旱逢甘霖般珍贵。因为在那个百废待兴的艰难时刻,国内四处皆是残垣断壁,经济复苏尚需时日,但教育资源却可以相对快速地整合并输出。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既能缓解国内民生困境又能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双赢方案,德国政府自然也是喜出望外,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二,中德两国展开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合作项目——双方联合研制大型发动机。此次合作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发动机,其中不仅有传统的柴油机,还有先进的蒸汽轮机以及高效的燃气轮机。这种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充分体现了双方在技术研发与制造方面的优势互补。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合作不仅仅局限于共同研制,还延伸到了联合制造阶段。通过这样紧密的合作模式,使得双方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关于中国采买的德国制造部分,中国采取了一种创新且互利共赢的方式来支付相关的制造费用。中国以大量优质的轻工业等价产品作为交换,满足了德国市场对这类商品的巨大需求。要知道,此时的德国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各种物资相对匮乏,尤其是日常生活所需的轻工业产品更是供不应求。因此,来自中国的这些轻工业产品无疑给德国民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此外,这项合作还为大量德国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的稳定。众多德国工人得以投身于与大型发动机制造相关的工作岗位之中,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努力付出,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贡献力量。而稳定的就业环境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增强了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可以说,中德联合研制大型发动机的合作项目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无论是在技术突破还是社会效益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项目第一阶段,主要是面向中国新建的大型电站,中国需要大量的高效大型发电机组,同样德国本身也需要,战争让这个国家同样缺乏基础能源设施。
三,中国对德基础建设投资。中国决定向德国派遣整整十万人规模的建设工人队伍。这批建设大军在中国已经建设了上百个大型项目,他们踏上了前往德国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