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声名鹊起,贤士兼济天下

若是祢衡不敢跟随从军,那今后祢衡的位置,也就局限于文书了。

良久。

祢衡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双手的颤抖也消失了。

起身、作揖,祢衡恭敬一拜:“先生教诲,令晚生茅舍顿开。蝼蚁尚且贪生,人自然也会畏惧死亡。”

“没有受到死亡的威胁,又何谈不惧生死?”

“晚生不才,愿当先生麾下一鼓吏,随先生出征!”

郑平起身大笑:“既是男儿当自强,莫忘少年凌云志。我年长你两岁,你也不用自谦晚生、称呼我先生,以表字相称即可?”

“不知祢贤弟家中可还有长辈在?”

祢衡受到感染,心下激动,也改口道:“显谋兄,家父十年前因病去世,临终前替我取了个表字正平,教诲我行事要刚正不阿、平康正直,不为权贵折腰,不为金钱诱惑。”

衡亦有平之意。

平康正直出自出自《尚书.洪范》,寓意世事平安,公正不邪。

郑平暗暗轻叹,祢衡这性格,竟然还是家传的。

“既然有表字,那今后便唤伱正平了。”郑平微微敛容:“你且回去收拾细软,祭拜令尊。再换一套利落的衣物,黄昏之时,在东城门外静候。”

祢衡见郑平黄昏就要出城,知道军情紧急,也不再耽误郑平的时间。

这黄昏之时就要离城,那意味着在黄昏之前,郑平就得将般县的官吏一一委任。

郑平肯单独设宴,跟祢衡谈论半个时辰,已经是忙里抽闲了。

祢衡也不是个不识趣的,当即起身告辞。

“倒是个可塑之才!”

郑平看向离去的祢衡,微微颔首。

如今效力刘备的人才,还是太少了,大抵都只能听命行事,极少有能独当一面的。

除了郑平外,政务最娴熟的反而还是高唐县的县丞胡昭。

不论是孙乾还是华缉,亦或者是平原王的长子刘骏,都还很稚嫩。

陈纪之子陈群,理政能力不错,但可惜陈群跟着陈纪去谯县了。

显然,如今的陈群并不想效力刘备。

“不知翼德在幽州,是否见到了卢尚书。”

“卢尚书抵达平原,才是府君真正的崛起之时啊。”

郑玄的门人虽然不少,但大抵缺乏历练,可以用但却不能重用,需要时间来让郑玄的门人成长。

但卢植的故吏却是不同,那是能直接上手独当一面的。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郑平整肃心绪,让亲卫按名册召士人到来。

这些士人,虽然都不是什么奇才能才,但勉强能用。

而在县衙外。

围观的士人已经得知祢衡要当郑平的军中鼓吏,一个个的眼神都变得复杂,嘲讽声也戛然而止了。

军中鼓吏,不是谁都能当的!

就如同郑平测试祢衡的胆量一样,普通的士子可不敢轻易随军。

效仿班超投笔从戎的士子,这世间并不多!

“没想到祢衡,竟然有胆子随军,倒是让我钦佩了。”

“这的确出人意料,没想到这个只会写文章的狂生,也有胆子去当军中鼓吏。”

“比起这个,我更在意的是:祢衡恃才傲物,却能对郑郡丞心服口服。郑郡丞之能,更令人惊叹啊!”

“这对我们而言,难道不是好事吗?郑郡丞连祢衡这样的狂生都能让其心服口服,可见其德行器量,比之康成先生也不差了。”

“郑郡丞如此大才,也情愿辅佐刘府君,刘府君的仁德信义,必然如传闻一般。这是我般县士子的幸事啊!”

“妙极!妙极啊!上官仁德信义,我等才能尽展毕生所学啊。”

“.”

一时之间,赞誉郑平、赞誉刘备的声音,此起彼伏。

汉末士人,大抵都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只恨时局混乱、又有太多的权斗兵祸,这才让士人们行事如履薄冰。

如今平原有刘备这样仁德信义的平原相,又有郑平这般雅量高致的大才相助,这平原士人间的风气,也渐渐有了变化。

立正挨打,要改文,码字速度上不去,日更两万成吹牛逼了。

先保底三更一万二,有存稿我就多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