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沿着西海北沿,过了郭守敬纪念馆,往东走了不远,看到一个大院,门前还有块空地,大门开了一半,整个大门属于是广亮大门,有几步台阶,然后是高大宽厚的红色门槛,门槛后面则是朱红色带门钉的厚实木门。
台阶下左右各蹲着一个雄壮的石狮子,石狮子前面还各有一面石鼓。整个门头飞檐雕花,精美异常。
马龙一看就喜欢上了这里,前世他也经常来这边遛弯,但对于这些精美的院子看都不敢看,根本买不起,顶多是欣赏下建筑风格,也从没往心里去过。没成想今世还有希望变成自己的产业。
门口一个将近七旬的老先生正等着他们,见面寒暄几句,众人沿台阶拾阶而上,跨过门槛,然后进了院子,进院后,先是一座精美的砖雕照壁,左右各一扇小门,右侧小门在古代通常是厨子仆人住的地方,厨房也在此处。
左侧的小门就进了整个四合院的前院,前院的左侧的连排房屋就是古代孩子或客人们住的倒座房,古代作为仆人们居住的地方,也可作为小辈房屋居住。
再往西看,还有一扇小门,同样的倒座房联通过去,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小院落,在古代可作为南书房,是主人办公、休憩、接待的场所。
前院正中是一座小门楼,也有台阶,门槛,不过朱红色门上就没了门钉。门楼两侧带檐的墙上,画着精美的壁画。
跨门进入第二进院,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另外还有耳房各一,往北望去,则是高大的正房,正方有五间,然后东西还有耳室,东耳室设有穿堂,进入后院,后院相对较窄,分为东北角院,正院和西北角院,整体后院的房屋称之为后罩房,在古代是女眷或女仆居住的地方。
而东北角院还有一个穿堂,让马龙一行人大开眼界,居然还有一片不小的后花园,只不过这个季节除了几棵小柏树还是绿色,其他的花卉都已凋零。
从后花园往东北方向看去,则能看见宏伟的德胜门箭楼。
整个院落维护特别好,雕梁画柱异常精美,朱漆丹壁也是毫无破旧。一家人看过来,感觉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似的,有点目不暇接的感觉。
马龙都有一种感觉,这是我能得到的东西么?老爸老妈还有小姑看起来也是满眼喜欢。
整体看过一遍,教授引着众人进入正堂,分别落座后开始谈起,教授姓常,在清大建筑系任教,主攻古建,家里祖上曾做过营造司郎中,自己的院子建的特别实在,用料也都是好料。
常教授归国后,在清大任教期间,给国家做了很大贡献,然后多方奔波,也所以对于祖上的这座绝对标准的大三进四合院维护的特别好,更是舍不得撒手,要不是儿女们不回来,老伴又非要过去跟儿孙们生活在一起,他打死也不会卖。
因为爱惜,所以也不想贱卖,想着碰着个有缘人,而且卖房子要写上,必须爱惜房子,不要轻易改变主体结构。不过常教授看着马建国,说这一条能否接受,能接受再谈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