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降临,整个辽国都动员起来,五京共有兵员一百六十四万人,其中临潢府乃是契丹祖地,东京辽阳府乃渤海故国,这两地兵员不敢轻动。
中京大定府自唐代以来契丹人据有,抽调精锐五万骑兵,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丁口近百万,二十万精锐步骑全部集结,共得二十五万正兵。
随之而来的是后勤的巨大压力,为此萧挞凛一改过去出征的传统,仅征发辅兵二十万,打的主意就是一路征战,一路损耗,最后以精锐一战而下。
这一仗打下来,无论输赢,至少接下来数年乃至十余年都没有能力再打国战了。
而且,如此大的军事行动,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从秋收之后,辽军开始集结,直到冬日降临,都没有完成。因此,萧挞凛采用集结一军,便出征一军的方式,从冬日开始,便命大将领军南下,先锋正是在长城口外的耶律隆庆。
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瞒不过大宋,而萧挞凛也没打算瞒住,这就是准备以堂堂正正之势压迫宋军。
因此,在耶律隆庆获得增兵之前,佘太君的军令和定州行营的军令都传到长城口内范廷召和康保裔处,命令他们撤退。
如此一来,耶律隆庆带着齐装满员的五万步骑,按照萧挞凛的将令,通过长城口之后,朝保州虚晃一枪,直接奔袭瓦桥关身后的莫州,即杨六郎缘边安抚司行营所在。
“你们回去告诉陛下,就说知道了,有了这些援军,边关必定能守住”
说罢杨六郎又好奇道:“一万禁军都到了我这里,康帅撤退的时候又留下五千残军于保州,如此说来,高阳关仅剩一万余人,会不会太危险了?”
皇城司信使拱手道:“杨帅勿虑!此乃太君之法,高阳关禁军填补边关,后方定州调军前往高阳关,再后方德州、赵州、大名府天雄军和澶州禁军依次递补,小人离京之前,十余万禁军随裵公驻守澶州、大名府”
“好大的手笔!”杨六郎感叹一声。
“多谢解惑”
“不敢,小人告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