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实践3

吉林省早市土特产调研: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特产在地方经济和文化传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吉林省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拥有众多独特的土特产。早市作为地方特色产品的交易场所之一,能够反映出土特产在当地市场的真实情况。本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旨在深入了解吉林省早市中土特产的种类、销售模式、文化内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吉林省土特产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二、实践调研方法

(一)参与观察法

1. 深入早市环境

- 我们选择了吉林省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如长春、吉林市等)的早市进行实地观察。实践小组成员在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段进入早市,融入到早市的交易氛围中。例如,早上5 - 6点就到达早市,观察摊主们的准备工作,包括货物的摆放、标价等。

2. 观察交易过程

- 在交易高峰期,我们重点观察了顾客与摊主之间的互动。关注顾客对不同土特产的询问内容,如价格、产地、功效等。同时,也留意摊主在推销土特产时所强调的产品特点,是侧重于价格优势,还是独特的口味或者文化价值。

(二)访谈法

1. 与摊主访谈

- 我们与早市中的摊主进行了深入访谈。制定了详细的访谈提纲,内容涵盖摊主经营土特产的历史、进货渠道、经营成本、利润空间以及对土特产文化的了解程度等。例如,我们询问一位销售人参的摊主:“您从事人参销售多久了?您是如何确保您销售的人参质量的?您是否会向顾客介绍人参在吉林当地文化中的特殊意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获取了摊主第一手的经营信息和文化认知情况。

2. 与消费者访谈

- 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消费者进行随机访谈。了解他们购买土特产的目的(是自己食用、馈赠亲友还是旅游纪念)、对不同土特产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土特产价格、品质的期望等。比如,我们询问一位年轻的消费者:“您购买吉林木耳是因为它的价格实惠还是因为吉林木耳有独特的口感或者您了解到它背后的文化价值?”

(三)文献研究法

1. 查阅地方文献

-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吉林省的地方史志、农业发展报告等文献资料。这些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吉林省土特产的历史发展脉络、传统的种植和加工技术等背景知识。例如,从地方史志中我们了解到某些土特产在过去的几百年间一直是当地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和加工方法经过了多代人的传承。

2. 搜索学术研究成果

- 我们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和互联网资源,搜索关于土特产营销、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这些学术研究成果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比如,一些关于地方特色产品品牌化的论文,帮助我们思考吉林省土特产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吉林省早市土特产现状

(一)种类丰富多样

1. 滋补养生类

- 在早市上,滋补养生类土特产最为引人注目。人参和鹿茸是吉林的标志性滋补品。人参摊位上,不同种类的人参琳琅满目,从野山参到人工种植的园参,有整支售卖的,也有制成参片、参须等产品的。鹿茸也有多种产品形式,如鹿茸片、鹿茸酒等。摊主们会向顾客介绍其传统的养生功效,如人参的补气养血、鹿茸的壮阳益精等。

2. 山珍菌类

- 木耳、蘑菇等山珍菌类是早市中土特产的常客。吉林的木耳以其肉质厚实、口感鲜美而闻名。早市上的木耳既有干货,便于长期保存和远距离运输,也有新鲜木耳在应季时供应。蘑菇的种类繁多,如榛蘑、香菇等,它们常被用来炖菜,是吉林特色美食的重要食材。摊主们会分享这些菌类的采集地点、最佳烹饪方法等知识。

3. 农产品类

- 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也在早市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吉林的玉米是当地百姓喜爱的主食之一,早市上有新鲜的玉米棒子,蒸煮后香气四溢。大豆则以各种豆制品的形式出现,如豆浆、豆腐脑、豆腐等,这些农产品承载着吉林当地的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