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师兄,放下剑来:韩娥的嘉定劝降(1)

大夏覆灭后,彭普贵如同一只惊弓之鸟,四处躲藏,最终流落到嘉定州郿县治东落业。在这里,他暗地里传播白莲教,阴谋恢复大夏。他的身影在嘉定州的街巷中若隐若现,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屈和复仇的光芒。

明洪武五年(1372年),飞天张和铁头张带着公子吴仲富逃出渠州,四处躲藏明朝官府的搜捕。这样的日子过了七年,吴仲富已从一个孩童长成大小伙子,在两位义父的调教下,无论轻功还是硬功都日渐精进。他的眼神坚定,身姿矫健,每一次出招都透露着不凡的武艺。

洪武十二年(1379年)一月的一天,他们游荡到嘉定州郿县附近,打听到彭普贵在此念佛结社,并联络故夏旧人,于是便赶来投奔。他们的脚步坚定而急促,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

在五圣场总堂口,一个管事接待了他们。此时,彭普贵正以七色布设坛通灵,教人以三套符水法修炼神拳。他的手势在空中挥舞,口中念念有词,周围的信徒们虔诚地跟随着他的动作,整个场景显得神秘而庄严。

飞天张、铁头张和吴仲富不好打搅彭普贵,便到附近转转,见有一些信徒在念诵白莲教的经卷《弥勒颂》。飞天张等人在一旁就地坐下等候,他们的目光时不时投向彭普贵,期待着与他的重逢。

半个时辰后,彭普贵下得神坛,正要去歇息,管事跑来报告,说是有三位好汉前来投奔教主。彭普贵叫管事将他们带进客堂说话。飞天张等随管事来到客堂坐定不久,彭普贵从后面出来。飞天张赶紧大步迎上前,叫道:“国舅爷,我们找你好苦哇!”

彭普贵也有些动情道:“张知院,我们明、彭两家守国无能,叫弟兄们跟着受苦了!”他的眼中含着泪光,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飞天张赶紧拉过吴仲富道:“还不快给你舅爷磕头!”吴仲富立即下跪磕头,口里叫道:“舅爷,外孙吴仲富给您老人家叩头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坚定和尊敬。

彭普贵赶紧扶起他来,不解地看着飞天张:“这是谁家的小子啊?”飞天张道:“是公主和驸马爷吴正常所生的公子。”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骄傲和悲伤。

彭普贵问道:“公主和驸马可安好?”飞天张告诉他:“公主死于保宁乱军之中,驸马被廖永忠所害。”他的声音低沉,眼中闪过一丝痛苦。

彭普贵叫道:“他们死得好冤啊!”吴仲富也跪下,抱着彭普贵的腿,哭喊道:“舅爷啊,你要为孙儿做主,为爹娘报仇!”他的眼泪如泉涌,声音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

唏嘘痛哭之后,彭普贵叫人端来饭菜。他们在客堂中围坐,虽然心中充满了悲痛,但也有着对未来的希望。他们知道,只有团结一心,才能为逝去的亲人报仇,才能恢复大夏的荣光。

饭后,天色渐暗,彭普贵与飞天张、铁头张以及吴仲富等人躲在一间密不透光的室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凝重的气氛。他们围坐在一张老旧的木桌旁,桌上摆放着一盏昏黄的油灯,火苗在微风中摇曳,映照出他们脸上的严肃与决心。

他们分析了明朝建立后的政治形势,讨论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忧虑。当时,朱元璋确实采取了一些与民休息的政策,农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是,那些“元勋宿将”和“富家巨室”争买田宅,土地兼并严重,普通百姓的生活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洪武十二年,朝廷的规定使得一些官员和生员的赋役被豁免,而这些负担转嫁到了普通百姓头上,加深了他们的痛苦。

解缙曾上书描述百姓的困境:“或卖产以供税,产去而税存,或赔办以当役,役重而民困。”一些地区由于战乱对经济的破坏,地方官吏胡作非为,横征暴夺,农民并未因明朝的建立而减轻负担,反而使农民与地主豪强的矛盾更加尖锐激化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生存的贫苦农民,便不断举行武装起义来反抗压迫。

彭普贵介绍了江西、湖广地区白莲教起义的情况。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江西、湖广地区一直是我先主徐寿辉和汉主陈友谅割据地区,也是我白莲教盛行的地方。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蕲州人王玉二聚众烧香密谋起义。当年六月,罗田县人王佛儿自称弥勒佛降生,也鼓动民众起义。”

吴仲富反映说:“川东地区不少人对明政权失望,又开始怀念大夏时期百姓富足的太平日子来。”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铁头张也说:“我特别感受到泸州和叙州一带的百姓,对大夏生活一直怀念。”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那段时光的留恋。

彭普贵说:“郿县是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百姓生活历来就不富裕。可是官吏胡作非为,横征暴夺农民的土地,不少失地农民怨气冲天。这些集聚的怨气和愤怒,犹如干柴枯草,只要我们给点火星,他们就会燃起熊熊的反明复夏的烈火。”

飞天张总结说:“如此种种,都说明朱元璋的统治并没有得到所有民心的支持,那些对明朝不满的人,怀念我大夏的人,有红巾军经历的人,都是我们起事的基本力量。”

最后,这伙阴谋分子商定,要借白莲教来争取人心,四处联络,开展反明复夏活动,集聚力量,准备起义。《明实录》说:“嘉定忠州土民为妖人所惑,乘隙作乱”。徐寿辉部将领多依白莲教规定,以普字取名。被指为“妖人”的彭普贵,领导了嘉定忠州的反明复夏活动。

在昏黄的灯光下,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和决绝,他们知道,这条道路充满了艰难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