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延寿宫。
灯火辉煌,正在为明日年三十,增添喜庆。
宫墙之上,新挂起红灯笼,宫门上,张贴着的崭新对联。
回廊里,宫女们手捧着各种装饰品,脚步轻盈地来来去去,有的手中捧着金粉银粉,细心地为宫柱上的雕花涂抹,让那原本就精美的雕花能在新年的阳光下闪烁金银之光,有的正搬着一盆盆盛开的梅花,摆放在宫殿的各个角落。
此时,太后正坐在里边的暖阁之中,暖阁内地笼正旺,暖意融融。
太后身着端肃精美的棉袍,歪在软榻边,正在伤春悲秋。
“这年过得真是闹心呐,” 太后语气里尽是无奈,“哀家那个小儿子,至今也不回家,皇帝当着哀家的面说把人叫回来,可哀家瞧着,怕是没放在心上。”
皇帝:冤枉啊母后,是皇弟他死活不回啊。
金嬷嬷在一旁劝慰道,“太后莫要忧心,靖王这不是……有要事耽搁了,等忙完了,定会回宫看望太后的。”
她都不敢提一嘴孩子的事,担心着太后都思索到这了,突然问起她那仿佛失联了的侄儿,究竟把事办成了没?她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好。
太后微微摇头,“哀家就这么两个儿子,一个忙得不见人影,一个远在天边……” 她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过完年,哀家定要亲自去光州把小儿子带回来。”
说到这儿,太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又皱起了眉头,“希儿的孩子,算算日子,也该生了吧,提起这事儿,哀家就更闹心,也不知那姜家姑娘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连皇嗣、祖宗都不顾了,成何体统?!”
提到姜篱,太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满,她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似乎想压下心中的烦闷。
金嬷嬷也不好置喙皇家的人,只是把脑袋垂得更低些。
“姜家对我大盛的功劳,哀家也不是没放心上,可女子嘛,唯有贤德才是最为重要,不知在家相夫教子,老在外头风吹日晒,指不定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你说呢?”
“是,太后所言极是。”金嬷嬷汗都要下来了。
太后换了个坐姿,又是一叹,“既然要嫁皇家人,就要守皇家的规矩,她倒好,自己给自己做主……搞那些小家子的糟粕,勾栏的把戏,谁家清白女子不过三书六娉就这么嫁了……”
“是,是呢,太后所言极是!”金嬷嬷连连附和。
察觉到老仆不对劲,太后掀开眼皮看来,正要问她侄儿的事,就见宫女领着皇帝身边的小太监走了进来。
小太监跪地请安,双手恭敬地奉上一张纸条,“太后娘娘,这是靖王的飞鸽传书,陛下命小的给太后送了来!”
太后一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金嬷嬷已快步上去,接过纸条,递给太后。
太后展开纸条,仔细地看着,眼神逐渐变得柔和。
纸条上是小儿子熟悉的笔迹,信中,萧铣希讲述了这段时日在石门县的点点滴滴,除了细心照顾娘子,字里行间也有姜篱怀有身孕没办法及时回京对太后的抱歉,还提到了苗疆动荡,他负责修水利之事,言语中满是责任感。
太后轻笑一声,“哀家就说,这皇帝已然是忘记了兄友弟恭啊,修水利,做监工,居然让他唯一的亲弟去做这些事?”
皇帝:冤枉啊,这事也是皇弟自己做了才上报的,冤枉啊,冤枉啊~~母后,请再爱皇儿一次~
看到最后,太后的脸上绽放出明显的笑意,惊呼出声,“希儿说,哀家一次添三个小皇孙,两个男娃一个女娃,健全安康,等姜篱出了月子,他们便可回京来看望皇祖母了,金嬷嬷,你瞧瞧……一次三胎,姜篱也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