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送父上任,抢收

且隋 玄武季 2426 字 1个月前

怎样?

真豪横,大隋豪横,官员的俸禄豪横。

不差钱!

帮老爹处理好了上任的事情,新晋建节尉柳城郡都尉杨布杨子灿,把手头的活扔给副都尉,就开溜了。

火烧屁股,得抢收麦子了。

九月份的杨柳湖,温差很大。

热的时候,一件衣服都穿不住。

可到了夜里,就必须穿件厚实的夹衣。

但不管天热天冷,抢收的时间可不等人。

眼看着秋雨越来越多,再不抓紧颗粒归仓,这好大一片麦子,就有可能被泡在秋雨里发芽了。

于是,阿布几乎动员了全族所有的力量,进入到万亩大农场,进行白天黑夜的收割。

骄阳似火,天地就像个大蒸笼。

人,麦子,山川,河流,万物,都是它里面蒸煮的馒头。

阿布弯着身子,拿着自己设计的镰刀,“嚓嚓”地割着麦子,动作娴熟利落。

他的头上,像前世老陕一样,扎着一块丝麻手巾。

他的身后,是一摞摞整齐摆放的麦子。

周孝安、贾农、胡图鲁、萨满吉、图、包子臣等人,纷纷过来学习阿布契郎割麦子的技巧。

然后,他们笨拙地扬起镰刀,一根根地割着好看的麦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割麦子,实在是一个苦活、累活。

不仅仅是天热难耐,主要是那腰躬得久了,就像要断了一样疼。

还好,靠这些贵族们,是完不成收割大计的。

起作用的,是那些干过农活的部族乡民、老年纤夫、部队中的农家子弟。

那些干不了农活的女子们,特别是像招募采买来的姑娘们,则是冒着毒辣的日头,给大家送水、送饭、送荷尔蒙。

而孩子们,则提着小篮子,捡拾麦捆搬走之后零落在原地的麦穗。

今年的麦子,长得实在太好。

成熟后的麦粒,颗颗饱满,穗穗结实,几乎都要从麦壳里爆出来。

阵风吹过,顶着细密麦芒的麦穗,来回摆动身姿,形成一波一波金黄色的麦浪。

每当大家实在熬不住腰酸腿疼,强忍着支起身子的时候,看一看这喜人的麦海景象,就会心情大好,所有的疲惫和疼痛便一扫而空。

于是,他们又信心百倍的地弯下身子,继续挥起镰刀拼命干。

渐渐地,当所有人熬过了最初的生疏和折磨,割麦的效率就变得越来越高。

所有的牛车,都被赶到地头。

用麦草就地捆起来的麦子,被一捆捆的挪到牛车上,垒得高高的。

装车,绝对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活。

以轮子轴为中心,重量要保持前后平衡。

否则,要不就是车把朝天压不下来,要不就是车把磕地抬不起头。

还好,粟末地不缺给牲口打冬草的高人,他们可是天才型的装车把式。

将麦捆头对头朝里摆好、压实、不偏不倚,那牛车上的麦子便装得像一座小方山。

然后,用一根木杠子往中间竖着一压,两头再用粗麻绳连着杠头,分别绞紧在车头车尾的车架上。

装载完毕的麦车,立即就被牛牵引着拉走。

四平八稳,绝不翻车。

重影军大营平坦宽阔的操场上,已经被一捆捆竖立的麦捆霸占。

这些麦子,有的还带着很多水分,在堆垛之前,都得好好晒一晒。

留守的所有士兵,这时候全部成为了农民。

本来就黑的脸庞,晒得更黑了。

阿布说,收完麦子要比赛谁最黑。

最黑的五十个人,将被授予黑夫冠军,奖励露田四十亩。

军人授军功,族民授民望牌。

随着粟末地的高速发展,这里的人们,对于荣誉看得越来越重。

所以,不管是兵还是民,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准备将这荣誉收入囊中。

阿布累了的时候,会坐在割倒的麦子上,喝点“绿豆去暑消渴汤”。

这玩意儿,是孙院士和他的那个叫莺莺的助手,合体研发出来的新东西。

听说,这汤里面,加进去了好几种提神、解乏、长精神的药物。

阿布,现在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