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社会保障体系3

但是有些人疾病、意外、年老等原因失去了劳动能力,总不能让这些人自生自灭等死吧?

不过澳宋以前也不是对这些人不管不顾,以前也存在保障体系,但是它有巨大的局限性,包括的范围非常小。

就拿李伟明这种因工致残来举例吧,要是他是国企员工,企业不仅会赔他钱还会养他一辈子,除非企业倒了。

要是他是军人或者体制内的公务人员就更不得了,那就是因公致残了,不仅可以享受以上的福利,还有各种社会荣誉,官方也会帮助他们的家人找工作。

但可惜他是私企的员工,而且还是一个老板都死掉了的小微企业,所以他没有一点保障,只能自谋生路。

所以澳宋缺少一套可以惠及所有人比较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套系统除了包括低保,还包括其他各种情况,比如养老,医疗等,大框架基本和现代的保障体系差不多。

普通人可以缴纳养老保险为自己的未来存上一笔养老钱,一些工人和技术人员还可以交钱买医保。

不过由于澳宋目前的医疗资源限制,医保只能开放给一些容易得职业病的特殊人群,比如矿工、炼钢工人、化工工人等。

这些人常年在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工作面对各种危险,很容易因为各种理化因素引起职业病,矿工的肺部疾病,化工工人慢性中毒等。

其他人想要医保只有自己去买更加昂贵的商业医保。

其实前几届执委会的领导们也知道这个问题,但是都选择性忽略了,因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成熟工业社会才能有的。

农业社会生产力太低,一年下来能吃饱都不错了,哪有多余的财力去搞大范围的社会保障,就算有也只是昙花一现或者范围非常局限,弱者只能自然淘汰。

而只有工业社会才有那么多多余的财富去给那些弱者兜底,不然谁会吃饱了撑的搞这样的转移支付。

而澳宋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这种余力去搞社会保障了,社保体系不再是拖累国家发展的拖油瓶,反而展现制度优势和人文关怀的一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