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根基在福建,山西那边我们人生地不熟,想要掀起大案,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而且山西那边卫所众多,刚出事,这些卫所将士便会立刻赶到。”
赵民言也明白这一情况,然而赵民望的话他不能不听,这让他纠结不已:
“大哥选择山西,应该也想试试晋王的想法,细盐配方暂时放弃,变法一事要紧。”
“小叔,还是再想想,别这么快下决定。”
赵安阳轻声劝说:“王政在福建成立宣承司,这里出事更容易传遍全国。
而且有细盐在,我们更容易掀起大案,给大伯一个借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名正才能言顺,没有一个契机,突然朝廷大部分官员提议变法,只会让朱元璋觉得有阴谋,这是在逼宫。
若是别的皇帝也就罢了,就是逼宫了,最多死几个人,可朱元璋不同,敢逼宫,满门抄斩都算是轻的。
沉思良久,赵民言决定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赵民望,若还是不同意,他只能暂时放弃细盐配方。
“安阳,浙江来人先盯着,我立刻写信去京城,问问大哥的想法。”
“是!”
赵民望不仅仅需要一场震惊大明的案子,还需要勾起朱元璋的急躁之心。
为此,他特意交代鲍恂,让其减缓经典编修时间。
减缓时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辩论,让翰林院诸位大儒,对于经典的解释谁也不让谁。
如荀子一书,有人想要编修,有人说不能编修。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灾然必以自恶也。
荀子修身篇何以不能编修进去?就因为其所持性恶之说,吾等便要将其所有言语否定吗?
程朱不也引用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此话一出,国子监内顿时响起激烈的辩论声。
坐在一旁的吴沉冷眼看着这一切,荀子理念必须要编修,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这个目的。
“诸位、可否听老夫一言!”
鲍恂高声喊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等此次乃是为大明编修治国经典。
不管先贤所持何种理念,只要对大明有用,吾等都该编进治国经典。
荀子之言有些说的对,有些说的不对,吾等只要拿出对便是,何必又重新提起性善、性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