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听爷爷说,一百块钱在他年轻的时候都够一家人一天的饭钱了,为什么现在只够我们两个人吃呀?”看起来刚上小学的儿子,正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年纪。
“因为你爷爷年轻的时候,他一个人一个月只能挣六千,也就是六十个一百块;你爸爸现在一个人一个月挣五万,五百个一百块,算下来,吃饭其实是变便宜了喔。”父亲耐心地解释。
“为什么数字明明都变大了,吃饭应该变贵了才对,爸爸是不是说错了?”儿子不理解。
“你想想,一家人一天吃一百块,爷爷一个月的工资够一家人吃六十天;如果今天你妈妈也在,我们一家人在金拱门五百块也能吃饱一天,爸爸的一个月的工资够我们吃一百天。”父亲比划着手指。
“唔…是乘除法,讨厌。”儿子不满地撇撇嘴,随即认真地点点头,“不过我好像明白了,我们一家人在吃饭上花的钱,爸爸比爷爷更快就能挣到,所以爸爸才说吃饭变便宜了。”
狄陌听笑了,“不得了呀小朋友,在背乘法表的年纪就领悟了恩格尔系数,前途无量。”
小男孩哪里听得懂经济学术语,倒是他的父亲颇感意外地看向对面的少年。
看起来也就初中生的模样,说是高年级的小学生也能接受,没想到这就反应过来,听出自己在举例化用经济学基础原理了。
现在的学生还这么卷的吗?
“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价格还要变贵呢,爸爸挣的钱变大让人高兴,但是买东西的钱变大了就不开心。”儿子提了个小朋友们或许都有过的问题。
这位父亲该不会要引入经济发展与温和通胀的理论了吧,培养经济学家从娃娃抓起?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你还记得老师让你们上讲台说自己的梦想,你说的是什么吗?”
“卖烤面筋!”
“呃…其实你说的是卖烤肠,不过都一样。如果你卖烤面筋想多挣钱,你会怎么做?”
“那就多卖一点烤肠。”
“又变回烤肠了吗…咳,如果你每天只能卖固定数量的烤肠,比如只能卖一百根,这种时候你还想多挣钱,该怎么做?”
“那不就只能卖贵一点了…啊!我懂了。”
现在的小朋友是真的聪明,稍微点拨几句就能想明白。
微观经济学的「微观」,就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小朋友你有没有想过,涨价就可以多挣钱,为什么商家不直接一口气涨多一点呢?”狄陌不怀好意地再次引起小男孩的好奇心。
老父亲投来一个不善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