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似乎想要更好的让患者有更显着的疗效。

可陈路,最后甚至于动都没有动!

只是……

在穆田宣布时间结束的时候,他才站了起来,去把针灸针给取了出来。

这般闲情逸致,着实和庞祖旺以及于东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无论是从职业品德、职业素养、针灸技艺……等多个方面,陈路看起来输的已经看不到影子了。

穆田此时说道:“休息五分钟,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评分。”

“请各位休息片刻。”

听见这话,庞祖旺和于东海两人分别走到椅子上。

庞祖旺还没有来得及坐下,整个人就突然乏力,瘫软的摔在了椅子上。

八十多岁的高龄,刚才的一番针灸,真的耗尽了他的体力。

若非别人注意不到,可能真的会担心坏了。

其实,于东海也没有好到哪儿去,他整个人也是精疲力竭,拿着毛巾,不断的擦汗。

可是,两人都觉得酣畅淋漓!

多久没有进行过如此激烈的比拼了。

庞祖旺同样微微一笑,开始喝茶,一杯茶下肚之后,这才起身,去洗了洗手,回来吃了一些点心。

这一番功夫,身体也逐渐恢复了一些。

他自认为,今天的第二关,他已经竭尽全力了。

他相信,自己能赢!

于东海虽然很不错,但是无论是配穴的选择,还是经络的选择,亦或是行针施针的手法和技艺,都是逊色于自己的。

庞祖旺虽然低调,但那是从前了,他这一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面针八针联颤,谁能有这样的技术?

呵呵呵……

头面针有些针灸是需要透皮出针的,所以难度很高,想要联颤,基本上很难做到。

而他能做到。

低调了大半辈子,这一次,庞祖旺也的确是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台下的掌声,缓缓响起。

这最为热烈的掌声,自然是感谢庞祖旺和于东海奉献的精彩对决。

而此时的陈路,却似乎成了一个局外人一般。

无论是庞祖旺还是于东海,都没有看向陈路,其中意味,自然是一目了然。

五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穆田走上台前,很快过来了一些工作人员。

这些人,身穿白大褂,对着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是一些情况,开始检查起来。

陈路若有所思!

他就从这些医阁专属的该工作人员的态度和这样一番的行为,让他有些惊讶。

这是进行疗效分析?

看来自己猜的没错!

不过也是,医阁这样的庞然大物,什么样的能人异士没有见识过,什么样的手法和精髓,他们没有经历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这一关的考察,并不是针灸的手法和技术。

而是疗效!

也就意味着……刚才无论是庞祖旺和于东海的那些任何操作,都将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医疗技术,针灸,本就是一种治疗手段!

既然是治疗手段,比拼自然也是疗效了。

想到这里,陈路嘴角微微上扬,多了几分坦然和微笑。

说实话,对于患者的症状进行症候评分,然后分析疗效的话。

这其实……他们还真的不够看!

甚至于!

陈路内心也多少有些期待。

因为他今天使用的针灸手法,压根不是辨证论治,甚至于和传统针灸手法,压根没有太多的关系。

要不然,在场那么多的专家,怎么可能没有人看得出来呢?

陈路这一次,选择的完全就是一种“中西医结合针灸疗法”体系。

这种体系,偏于“病”而不是偏于“症”。

什么意思呢?

其实很简单,这就是针灸领域的辨病论治。

于东海和庞祖旺的竞争很理解,甚至于可以说是辨证论治的核心体现。

而陈路,选择的则是一种辨病论治的思维。

针对的就是患者的症状。

他的针灸目的和针对性都很强,就是要根据疾病,缓解症状。

比如,癌痛!

患者鼻咽癌出现的头疼就是最主要的症状之一。

而陈路选择的选取的枕、额、皮质下等这几个穴位,压根不是传统针灸选择的。

甚至于,这些穴位,是根据现代化的解剖学,结合针灸学,研究出来的一种新的缓解疼痛的穴位。

他们的选择,针对性很强,就是针对这种类似于的疼痛,有直观的效果!

随后,神门、巨髎、四白、合谷、天柱等穴位,也是如此。

这属于中医范畴的辨病论治,属于专门治疗头疼的经验穴位。

现如今!

时代变了好吗?

使用传统的针灸,有效吗?

的确有效!

可是,现代化的方案结合下,针灸已经有了新的穴位和新的发展。

陈路在这个领域,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面,花费了两百多亿!

为什么?

正是因为,陈路在利用现代医学的科研方法和技术手段,如神经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深入探讨针灸的作用机制,为针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

例如,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灸对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揭示针灸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奥秘。

所以,陈路今天使用的针灸手法,都是他们研究所通过多重分析之后,结合传统的针灸思路,打造出来的一种偏向于“辨病论治”的针灸体系!

因为,陈路感觉,相比于中医药的传统思维,针灸更像是被人套上了枷锁一般。

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这就要从由来说起!

在今天,或许很多人不知道针灸或者针砭的由来!

砭石被认为是最早的针具,为现代针具的雏形。砭石的起源与发展象征着针刺的起源。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砭石”砭刺人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

早些年的时候,针砭,其实……就是偶然总结出来的经验偏多。

古代医疗环境质朴,但是有些患者出现了某些特殊部位的疼痛,比如头疼,肚子疼,牙疼等等……

他们偶然碰到一个区域之后,发现疼痛缓解了,因此这个地位被记录下来,当成了穴位。

其实,这是类似于神农尝百草一样的积累!

当大量的积累,转化为临床之后,逐渐开始被人总结起来了。

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针灸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这个时期的针灸学家注重“奇穴”和“配穴”的应用,他们认为人体有一些特殊的穴位可以通过刺激来实现治疗目的。

所以,归根到底!

针砭的发现,就是因为治疗某些疼痛出现的。

用专业的语言来说,就是辨病论治!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了,可是,中医的理论也完善了。

有些专家,其实走了误区!

中医的针灸,其实应该回归到本质中来,类似于中药的研究,应该溯本求源。

应该寻找到真正的核心所在。

应该把针灸当成一种手段,他可以延伸,但是不要去神化。

要回归到底层逻辑上去分析。

便可!

所以,这就是陈路的现代化针灸理念。

若是这一次的考核,比的是技巧性和技术性甚至是理念性的分析。

陈路压根赢不了!

甚至是零分。

说不定还会被人嗤笑。

可若是比拼治疗效果。

那很抱歉……我又要开始装逼了!

想到这里,陈路淡淡的笑了笑。

感受着眉心积聚而来的情绪能量,嘴角更是有些微微上扬。

此时此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台,正在进行着疯狂的打分和评测。

范木山以及祝忆孙,韩喜凤三人作为主要评审,站在一旁,观察着工作人员的详细测评,面色严肃。

范木山忍不住看向祝忆孙,好奇的问了句:

“祝兄!”

“你真的觉得……陈路这是你说的那种针灸的新发展方向?”

祝忆孙慎重的点头,开口道:“没错!”

“绝对是!”

“陈路刚才的手法,看起来没有任何的技巧,其实不是如此!”

“现代化的针灸理念,特别是结合了现代科学理念的针灸,和传统针灸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他要求的针感,更难把握。”

“我的研究所,正在从事这种研究该工作。”

“我们甚至利用·科技的持续进步推动针灸行业不断引入新材料、新技术,如利用纳米技术提升针灸针的硬度和韧性,或者采用生物技术增加针灸针的治疗效果。”

“其实,这个效果,不是说要加强,而是要控制达到一个阈值!”

“这个值,很微妙!”

“若是恰巧达到了,会有显着的效果!”

“我们目前,对于疼痛类的研究,十分到位。”

“特别是癌痛、以及手术痛等一类的病情,已经有了一些不错的进展。”

“可以有效的让疼痛评分缩减。”

“而鼻咽癌的疾病表现很多。”

“我现在,很期待陈路能做到什么地步。”

“这些患者,其实我们之前也进行过治疗,针灸手段,也用过!”

“我们研究所的进度,你们是知道的。”

“在通过最新的针灸系统治疗之后,疼痛缓解达到了35%,而其他疾病症状,也有25-35之间的缓解。”

“这已经是一个恐怖的数据了!”

“现在……我更想知道,陈路能有多少的症候评分缓解!”

韩喜凤神情有些凝重,她说道:

“这几个患者的鼻咽癌的症候评分量表,是我们结合了国际标准之后,联合中医的标准制定出来的。”

“共有七项22种评分。”

“包括了kps、ecog、qlq-hn35等等诸多量表。”

“这些量表的分析,都是十分严谨的。”

“其中,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疼痛、疲劳等量表,更是很苛刻。”

“我觉得,目前治疗的35%的缓解度,是最高的成绩了。”

“想要突破,针灸……真的会有人有如此显着的效果吗?”

很快,工作人员的评测,十分严谨。

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头疼、面部麻木……等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就在这时候!

突然,一阵突兀的声音响了起来。

“什么?!头疼缓解了49%!?!”

“怎么可能!”

“是不是数据错误?!”

“重新测试!”

此话一出,顿时几名工作人员立马开始了重新测试。

负责人的工作人员甚至于擦了擦汗。

这……这个数据,太疯狂了!

将近50%的头疼缓解?!

这怎么可能?

范木山祝忆孙等人顿时被这一阵声音吸引了注意力。

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却足以让三人振聋发聩!

因为,49%的缓解效率,简直是有些震惊。

祝忆孙连忙走了过来:“怎么回事?!”

为首的白大褂面色严肃的说到:“老板,刚才检测的2号患者的头疼缓解程度,评分可能存在异常,因为治疗头疼缓解效率达到了49!”

“这……这根本不可能!”

“我们大量的实验效果中,从未有这样的数据!”

听见这话,祝忆孙连忙盯着:“继续!”

“我要看看,到底多少。”

过了几分钟。

几名白大褂忐忑不安的走了过来:“主任,还是49%!”

“数据不存在异常,而且……患者……也没有存在异常。”

“这个数据,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