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岁得意地道:“阿姐不一样,阿姐是天才!你顶多算是人才,人才就得慢慢成长。”
锦安:……就脸皮厚这一点,我确实比不过你!
锦岁又问阿爷:“您打算啥时候开道观?”
凌爷爷喜滋滋地道:“王爷让我先址,官府来修建,开春就开始建。道观没建好之前,我就在流民办安抚流民。”
锦岁给阿爷建议:“朝廷有个钦天监,您打听一下具体是干啥的,就把道观当分监来办。
老百姓有时候不信官府,但信您啊!您的威名传得越广,边城就更受底层百姓信仰。”
凌爷爷斗志高昂,没想到临老了还能满意一下年轻时的愿望,成为一观之主。
锦安小声提醒:“不是边城,是力大无穷城!”
不知为啥,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个城名,锦岁觉得蛮尴尬的。戏言成真,不得不买单的感觉就是这样。
小主,
“总之,在王爷没能力回长安之前,咱们祖孙三个也不能懒惰下来,咱们就在边城好好干一番事业!”
“是力大无穷城。”锦俨然新城名的代言人。
凌爷爷抚须笑道:“岁岁说得好!对了,你之前留给我的金子,都没动用,要是你需要用,只管取。”
锦岁摇头:“阿爷就用它建道观、开连锁烩菜馆、雇佃户种地也成,当成咱们季家的家资也行。
我还有银子,那笔金子是我孝敬您的,哪有再拿回来的道理。”
她说得是实话,光是胭脂斋的分红,还有北疆这一趟赚的钱,就够她花一辈子。
赚钱好像就是开头难,只要赚到第一桶金,有了人脉后面就变得容易多了。
当然,要是把钱投到建设边城,那就成了无底洞。
但顾长萧说了,不用她的钱做城建,他缺钱的时候得跟锦岁借,有借据的那种,以后会连本带利还给锦岁。
“王爷说给咱们万亩地,那咱们就收着,就以阿爷的道观为中心圈地。
不用都种庄稼,种些果树、草药啥的,再建个大点的广场,一万亩也没多少了。”
又商量锦安的学业:“边城没有好夫子,要不要去燕州读书?”
锦安猛摇头:“不要!”
锦岁思索着道:“再等等吧!今年春闱之后,王爷会在边城广聘有才之士,相信会有好夫子来的。”
之前天下有才之士不来边城,是因为边城只是个不像样的边关营地,而戾王又身背谋逆重罪,谁敢往边城凑?
但开春就不一样了,力大无穷城正式落成,因北疆使团誉王的名声必定受损,再加上春闱不少考生落榜。
顾长萧在自己封地是有封府官的权力的,也就是说到戾王麾下任职,其实跟朝廷的官吏俸禄品级是一样的。
凌爷爷和锦安回自己院子睡觉,锦岁不想挪动,就把纸笔拿到小桌上写。
因为和阿爷谈到春闱后边城广聘人才之事,她有了很多想法。不光要文人,顾长萧要征兵。
而她也要征人才,跟读书人不一样的人才,那就是匠人。
匠人在这个时代属于匠籍,谁能想到后世的各种非遗大师,在这个时代是匠籍,也就比贱籍好一点而已。
最直观的比喻,农民很苦,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一但天公不作美,一年没有收成,或者遇个天灾干旱,不得不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但是,很多匠籍、贱籍的人,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置上两亩地,转为农民!
不少匠人奋斗三代,只为给孙子辈打拼下两亩薄地。
农民遇到天灾人祸,朝廷会管,匠人和贱民,朝廷是不管的!
若遇兵力不足下达征丁书时,农户可以一户出一兵,或者几户出一兵。
而匠人、贱民则是直接抓走,哪怕年老当不了兵也要做兵奴。
他们的税更重,受到的剥削压迫更狠。但现在的边城,急需这些人才!
没错,在锦岁看来他们就是人才!
她接下来要做的事太需要这些匠人了,如果顾长萧能为她找到墨门传人,那就更加事半功倍。
若阿爷能用道观吸引一些有才能的道士,那她愿意付出更多的金子把人才留下。
不管是还没采回来的石油,还没开始研究的火药,还是羊毛纺织机、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