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娘这话一出,曹婶子整个人都方住了。
她似乎才想起来,原来赵家娇娘也是他们家黑子可婚配的人选!
娇娘确实是个好姑娘,能干还踏实,胸大屁股大的,一看就能生儿子,可是娇娘这长相……
她倒是无所谓,就是二黑子能接受么?!
这天晚上,曹婶子的钱没借成功,几乎是落荒而逃了。
刘氏气的不行,第二天拿起家里晒好的豆皮,将附近十里八村的媒婆家又走了一圈,放出话来:赵家娇娘要是成亲,赵家陪送二两银子!
小主,
赵小山完全不知道他娘和二黑子娘发生过这样的机锋,还纳闷呢,怎么这几天都没见到二黑子的影子,不是说好了要当自己的小跟班么。
又忙了几天,赵小山在致知书坊的话本都讲完了。
“杨少爷,不知道前面的几个话本印的怎么样了?”还有另外一半的钱没拿到手呢。
杨乙递过来一串钱,“赵老弟,这是最后的八百文,你数数。老弟啊,你说的话本框架虽然不错,但毕竟有很多细节还有待润色,这就相当于把故事重写一遍,这就是不少时间。”
“再加上之后的刊印和抄写,这没有一个月怎么能行呢,听说老弟最近还做豆腐?那更应该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
赵小山接过钱仔细数了数,点点头没有反驳。他们之间有合约,不怕这杨乙反悔。
说真的,这说书的活他真的不想再干了,太累人了。
除了最开始记忆特别深刻那两个话本说的顺畅,到后面几个,自己真的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简直要了他半条命。
这两天就连睡觉他都在努力回忆故事情节了,真不如做豆腐来的痛快!
“杨少爷如此说,那小山就等半个月后再来吧!”
半个月,怎么也能支付后面的尾款了吧?这么大个家业,还能差了他这四两银子?
从致知书坊出来,赵小山就接到牛水生的通知:香满楼的东家尝过了他家豆皮,觉得味道可以,县城的酒楼决定也要引进。
牛水生说了,他们东家光县里就三个酒楼,这豆皮需要量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是大买卖!必须重视起来。
等赵小山将这个好消息带回家时,家里又是一顿骚动。
能和县里的酒楼挂上钩,就不能是小打小闹的了,这生产规模必须得提上去。赵小山想了想,对接下来的生产做了规划:
“娘,要想大规模生产,咱自家应该打个石磨,不能一直上大伯家磨豆子。”
“不行,哪能有点钱就霍霍,有用的就行呗。”
今天有一个媒婆给她回话了,说前头金城村有一个小伙子,想要和娇娘相看。这要是真成了,还有二两的陪嫁等着呢,这么点钱怎么能乱花。
“可我们每次去大伯家磨豆腐,我大娘都问我们做的啥,咋做的,挣了多少钱,太不方便了。”
赵大壮对此深有感触,他犹豫了一下,小声嘟囔了一句:“娘,前天我大娘还说咱家做吃的,咋都没给他们送点呢,天天用着他们家的石磨。”
赵老娘一听就炸庙了,当即手一叉腰,破口大骂:
“要脸不要了?那是咱全族买的,什么时候变成他家的了?这东西咱想送就送,不想送就不送,咋还好意思朝咱们要!和个小辈说这些,也不知道个羞!”
“明天你们都歇着,以后我去磨豆子,我看她敢和我张这个嘴不!我骂不死她!”
赵老娘当初和何时也是较量过的,彼此就没和睦过。
可以这么说,除了在自己家,刘氏真是打遍全族其他女性无敌手,彪悍的威名不是虚的。
自家豆子早用没了,这几天都是在村里买其他家的豆子用。经过这些天的发酵,村里陆陆续续都知道他们家最近做起了买卖。
等赵老娘再拿着钱出门买豆子时,村里的口风竟一时都变了。
“你看人家赵来福,天天赶着牛车送豆子,听说他们家做的那吃的在镇里可火了,好多人都爱吃呢。”
“人家孩子争气,知道挣钱啊,和人家比啥啊。”
“哎呦,大壮他娘啊,还买豆子啊?我家这还有剩的,你过来看看?”
刘氏从嫁进古仙村啥时候受过这等关注待遇,多年积郁一扫而空,一时骄傲的像个开屏的孔雀。
“吃过饭了他李婶?你们还有多少豆子?你们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你不知道,镇上那香满楼……”
没等赵小山阻止,古仙村上上下下都知道他们家生意规模扩大,都能和县城酒楼搭上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