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确实是块读书的好料子,他也愿意扶持他。
可二姐生产在即,他怎能离了她独自去县学读书,难道他要让二姐独自一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生育之苦?
若他马上要去府城京城参加考试,那他一句话不会多说。
可现在只是去县学读书,恕他难以从命。
想到这,赵小山当下冷了脸色:“姐夫,铁牛去县里的学堂念书,那你呢,你想什么时候去?”
魏武知道小舅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当下也不好意思起来,回道:
“山子别误会,我确实挺着急去县学,但不能是现在。再怎样也要等娇娘生产后再说,不是,是做完月子再说。”
“我已经耽误了这么多年,也不差这一两个月的,毕竟镇里的学堂也不错。”
见他说的还是人话,赵小山也缓和了脸色。
“也怪我,这段时间忙的忘了姐夫你的事,既然姐夫打算二姐生产完,那就生产完,你家里没有长辈,到时候我让二姐挪回来住家里,我给你和铁牛租个房子,你们一起去密水读书。”
得他如此回复,魏武内心欢喜,面上倒是没显。
自和赵娇娘定亲后,他便重新回到学堂读书了,但他耽误了好几年,现在都二十了,连个秀才还没考上呢。
反观人家李伯玉,年纪轻轻的,连进士都考完了。
他真的等不得了,他要尽快考上秀才。
而镇里的学堂和县学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靠他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进不去县学的,只能靠岳家,可赵小山迟迟不提,他只能拐弯抹角的提醒。
“谢谢你山子,若能去县学,我一定会好好学,为了娇娘也要早点考上进士,绝不辜负她。”
“别这么说姐夫,你能考中不是为了我姐,是为了你自己,是为了过世的伯父伯母,是为了魏家能够光宗耀祖,也为了你们以后的孩子。”
魏武点点头,“山子说的对,是我狭隘了。”
中间夹着二姐,赵小山也不能多说什么。
魏武走时,刘氏也跟着一起走了,顺便还带了两个婢女。
赵娇娘生产在即,刘氏实在是担心,在家根本待不住。
她能走,赵来福却不行,玉米收完了,地不能空着,小麦已经来不及了,倒是可以种一茬豆子。
通过这两年的大量收购,赵家的地已经多达四十五亩,尽管和大地主还有很远的距离,赵来福却非常知足。
再多了他也忙不过来。
他和刘大舅夏氏一起,指挥着人用十多天的时间将豆子种了下去。
一些不成片的地又种了不少瓜菜。
赵小山一口气买回来四十口人,这些嘴每天都要吃要喝,光饭菜就是一大笔开销。
本来小园里的菜不少,够他们家吃一年还有的剩,结果这些人来没几天,就吃了个光。
赵来福气的对赵小山破口大骂,买人这么大的事连商量都没商量,简直任性妄为。
买就买吧,咋能一口气买这么多,四十个,光排队就一长溜,看着都晃眼睛。
还大多数都是糙汉子,正是能吃能拉的年纪。
他们家不是那等虐待下人的主家,做不出来让人饿着肚子干活的事,只能每天花钱从村里其他人家买菜做饭。
赵小山也很懊恼,当初买人的时候光想着有人帮忙修建作坊加快进程,完全没想起来后勤保障这事,让老爹骂了也只能装没听到。
不过人多就是力量大,这三十多个壮劳力一来,大豆几天就种完了,就连琉璃作坊的建设进程都加快了。
看着拔地而起的作坊,再看看不远处的高山作坊,“善义之家”的匾额醒目的挂在上面。
这是他打下的江山!
这是他奋斗了几年的成果。作为穿越男主,他自觉不比那些天选之子差。
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一时间赵小山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九月初十,黄道吉日,宜上梁。
在一阵“噼噼啪啪”声中,琉璃作坊的新厂房顺利上梁,标志着整个作坊的筹建工作正式完成。
琉璃作坊一圈建了高高的围墙,但是大门处并没有挂任何匾额。
赵小山既没剪彩也没发表什么感言, 放了挂鞭炮便悄悄的开工了。
赵家村里很多人都纳闷这个什么琉璃作坊是干啥的,还等着作坊开工了招人呢,谁知等来等去,得知作坊只用买来的下人干活,外人一个不用,顿时失望不已。
开工第一天,赵小山正站在烧窑这教人怎么干活,就见赵来福脚步匆匆的赶来。
“山子,快别忙活了,和我走,你姐昨晚生了。”
赵小山大惊,“生了?生了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