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冬日,虽寒意凛冽,却难掩王府内张灯结彩的热闹。朱红的灯笼高悬,随风轻晃,将喜庆的光晕洒落在青石板路上。石雯坐在马车里,望着那熟悉又久违的王府大门,心中五味杂陈。这一去两年多,塞外的风沙磨砺了她的棱角,却也让她对京城的一切愈发思念。
马车缓缓停下,石雯率先踏出车厢,入眼便是王府那气派的大门。六王爷早已等候在门口,一袭玄色长袍,身姿挺拔,面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只是那眼中的关切,比往日更浓了几分。石雯的父母和嫂子一家也站在一旁,看到石雯的瞬间,母亲眼眶泛红,嘴角却噙着笑,快步迎了上来。
“雯儿,我的儿啊,可算把你盼回来了!”母亲声音带着哽咽,双手紧紧握住石雯的手,上上下下打量着,仿佛要把这两年多的思念都看回来。石雯眼眶一热,鼻尖泛酸,轻声唤道:“娘,我回来了,让您和爹担心了。”说着,又看向一旁的父亲,石父虽未言语,可那眼中的欣慰与疼爱,让石雯心中暖意融融。
嫂子也笑着走过来,拉着石雯的手,亲昵地说:“雯妹,一路上辛苦了,快进府里歇歇。”石雯笑着点头,目光落在一旁的小侄子身上,小家伙怯生生地躲在嫂子身后,偷偷打量着她。石雯蹲下身子,温柔地说:“小宇,还记得姑姑吗?”小侄子犹豫着点了点头,小声叫了句“姑姑”,惹得众人一阵轻笑。
六王爷走上前,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深情:“阿雯,欢迎回家。”石雯脸颊微微泛红,轻声应道:“多谢王爷。”随后,众人簇拥着石雯、崔灿灿和石滨进了王府。王府内的长廊挂满了红绸,廊下的盆栽鲜花绽放,与这冬日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一路上,石雯与家人分享着塞外的见闻,说到有趣处,众人笑声不断。
晚宴设在王府的正厅,灯火辉煌,佳肴满桌。众人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石雯看着身边的家人,心中满是幸福。这两年多的漂泊,此刻都化作了团聚的喜悦。酒过三巡,六王爷起身,向石雯的父母敬酒:“岳父岳母,多谢你们养育了阿雯这样好的女儿,让本王有幸娶她为妻。”石父石母连忙起身,笑着回应:“王爷客气了,能与王府结亲,是我们石家的福气。”
晚宴结束后,客人渐渐散去。石雯与六王爷回到他们的住处。屋内烛火摇曳,石雯察觉到六王爷的异样。他总是欲言又止,眼神中透着一丝慌乱。石雯心中疑惑,轻声问道:“王爷,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六王爷避开她的目光,沉默片刻,终是开口:“阿雯,有件事,我一直不知该如何跟你说。”
石雯心中一紧,隐隐有不好的预感。六王爷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这两年,朝廷局势动荡,王大人手握重权,为了稳固王府的地位,我……我娶了王大人的千金为侧王妃。”石雯只觉耳边嗡的一声,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六王爷,嘴唇微微颤抖:“你说什么?你娶了侧王妃?”
六王爷低下头,不敢直视她的眼睛:“阿雯,我也是迫不得已。这一切都是为了王府,为了我们的将来。”石雯只觉心中一阵刺痛,眼眶瞬间蓄满了泪水。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外漂泊两年多,满心欢喜地回来,等待她的竟是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
“为了王府,为了我们的将来?”石雯喃喃重复着他的话,泪水夺眶而出,“那我的感受呢?你可有想过我?”说着,她转身,不顾一切地冲出门去。六王爷想要追上去,却被门槛绊了一下,等他稳住身形,石雯早已消失在夜色中。
石雯一路狂奔,泪水模糊了视线。她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直到双腿发软,才停了下来。此时,她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父母家的门口。她抬手敲门,声音带着哭腔:“爹,娘,开门。”门很快打开,母亲看到满脸泪痕的石雯,吓了一跳:“雯儿,这是怎么了?”石雯再也忍不住,扑进母亲怀里,放声大哭:“娘,他娶了侧王妃,他不要我了……”
母亲轻轻拍着她的背,眼中满是心疼:“傻孩子,别哭了,有娘在呢。”石父也从屋内出来,听到石雯的哭诉,眉头紧皱,脸色阴沉。石雯哭了许久,泪水浸湿了母亲的衣衫。她心中的委屈、难过和愤怒,都随着这泪水宣泄出来。
回到房间,石雯坐在床边,眼神空洞。她望着窗外的月光,心中一片死寂。曾经,她与六王爷是那样恩爱,那些美好的回忆此刻却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她的心。她想起他们曾经的誓言,想起六王爷对她的温柔呵护,可如今,这一切都已化为泡影。
石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她却感觉不到一丝温暖。母亲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坐在她床边:“雯儿,吃点东西吧,别把身体饿坏了。”石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接过粥,却只喝了几口便放下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石雯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见人。她的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只剩下无尽的灰暗。嫂子心疼她,时常过来陪她说话,可石雯总是沉默寡言,只是偶尔勉强回应几句。
六王爷多次前来探望,都被石父拒之门外。石父心疼女儿,不愿她再受到伤害。六王爷只能在门外徘徊,心中满是愧疚与悔恨。他知道,自己的一时糊涂,让石雯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石雯望着窗外渐渐绽放的春花,心中却没有一丝喜悦。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一切,未来的路又该何去何从。她的爱情,在这现实的冲击下,已然支离破碎,只留下满心的伤痕,等待时间去慢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