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来第一件,洗漱完毕吃了一碗粥和饼子,拿着口袋瓶子去粮店购买粮油。陈奶奶粮本上粗粮细粮都不多,全买下来篮子都不一定装满,油倒是没有买,二两油能有多少?排队人很多,幸亏来的早排在前面,等着粮店开门,排队进入把粮本上的粮食油都买了。
拎着篮子来到街道门口,等了一会主任,里面汇报工作的离开,李鑫才轻轻敲了两下进去。
“来的挺早,走吧。东西都带着?”主任起身笑盈盈的看着两人。
“嗯,都带着哪。”李鑫扬扬挎包。
办理很顺利,竹君和陈兴淑陈奶奶的户口落在李鑫的户口里面。重新办理了粮油煤食品本,原来的票可以继续使用,下个月就要自己来街道领新的了。本来是应该李鑫住的大院管事来领,两家比较特殊,李鑫和竹君两家的定量和他人有点区别。所以一般都是自己来领。
户口落下,各种本子领好,感谢了主任两人回家。竹君有点小高兴,总算是又有一个很大的家不是那个小小的小房间。
“哥哥,一会去看奶奶吗?”
“先不急,有很多东西先买回家。主要是你的文具和书本。要不上学作业都没发交。”李鑫先是回去放好篮子,带着竹君去书店购买这两年的课本,没有这两年的课本,想要往回翻看知识都是个问题。
书店里营业员看着全套的课本,练习册,成套文具草纸,今年的作业本,询问为什么买这么多。
李鑫回答,昨天房子倒了所有的课本练习册稿纸,格子纸全部被水泡了,不买新的没办法开学上课。
唉…可怜的孩子。营业员帮着挑选捆好书本,把文具放在带过来的布兜里。看着两个大孩子拎着离开。嗯,八卦又有了一个内容。
回家的路上,路过裁缝铺拉着竹君进去量了尺寸,说好明天过来送布。做两身衣服先过夏天和秋天,秋天看看身高再说冬装。这属于过一下明路,以后的冬装就不用过来了。
回家送东西,这一上午给竹君累到了。两人绕道在菜市场买了一些没有肉的骨头,回到家清洗一下,斩成小段煮了一锅,没啥肉,从回来就开始炖。告诉竹君看一下火和水,自己就出去了。
竹君和陈奶奶没啥梳洗用品,李鑫要去买一些回来。倒塌的房子里也没看到什么珍贵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既然两人都缺,那就去买一些配齐,新的买不了只能去已经去了很多次的信托商店。
“呦,小哥又来了。今天想要掏弄点什么?”年轻营业员看到了李鑫进来。这位虽然不算大客户,却是识货认货的。家里的家具都是从这里买的,好在有街道的条子知道是烈士家属,安家买旧家具太正常了。
“烈属陈奶奶家里房子塌了,搬我家去了。没有梳洗用品,什么梳子脸盆什么的。还有家里也没有什么瓶瓶罐罐,也需要买点碗碟。”李鑫随口说着。
“您是这个。这些东西都有,不过没什么好的。”营业员一竖拇指。“我知道有人有一整套景泰蓝的家伙事,具体是哪的别问。相当的漂亮,一般人还真压不住。还有一些杂玉瓷器的小件,生活上都能用得上。笔墨纸砚要不?”
“要,正好教陈奶奶小孙女写字。”
“东西全下来需要不少钱,都是几个遗老遗少手里的。要是其他人我不会说,也就小哥你拿了没事。真要你就稍等,我去给你找个人,店里东西真的贵。”店员低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