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昀闻言一愣,随即眉头微皱道:“何喜之有?”
李温直起身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道:“皇上已决定由微臣全权负责泰山封禅大典的筹备事宜。”
赵昀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了平静,淡淡笑道:“哦?此事倒也在情理之中,李卿才华横溢,确有担当此重任之能。”
李温见赵昀反应平淡,心中不禁有些失望,但他很快调整情绪,继续道:“微臣此次前来,还想向殿下请教一二。封禅大典事关重大,微臣虽有心尽力,但恐力有不逮,还需殿下指点迷津。”
赵昀闻言,神色稍缓,他深知李温此举乃是表明忠心,便缓缓说道:“李卿不必过谦,你既有此才能,自当放手去做。不过,封禅大典乃是国家大事,需谨慎行事,不可有丝毫差错。你且将筹备计划细细道来,本宫再为你参详一二。”
李温闻言,心中一喜,连忙将自己对封禅大典的筹备计划一一禀报。赵昀边听边点头,不时提出些中肯的建议。二人一番商议,直至夕阳西下,才各自散去。
离开赵昀府时,李温的心情更加愉悦。他知道,自己这一步走得极为明智,不仅得到了皇帝的重用,还赢得了太子的信任。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将此次封禅大典办得尽善尽美,以彰显自己的才能与忠诚,为日后登上太子之位铺平道路。
回到府中,李温立刻着手准备封禅大典的相关事宜。他召集幕僚,商讨细节;派遣亲信,前往泰山实地考察;同时,他还亲自撰写祭文,力求每一个字都尽善尽美。整个府邸上下,因他的忙碌而显得格外热闹。
然而,在这忙碌的背后,李温的心中却隐藏着一份不为人知的忧虑。他知道,封禅大典虽是一个展示才能的绝佳机会,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考验。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因此,他必须步步为营,谨慎行事。
转眼间,数月已过,封禅大典的日子日益临近。李温每日忙碌于筹备之中,几乎无暇他顾。然而,在这紧张而忙碌的日子里,他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言辞隐晦,却透露出一个惊人的秘密——太子赵昀似乎对封禅大典另有图谋。
李温拿着信,手微微颤抖。他深知,若这封信所言属实,那么自己精心筹备的封禅大典,很可能成为他人手中的一枚棋子。他必须尽快查明真相,以保万无一失。
夜幕降临,李温独自坐在书房中,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这一步棋走得极为关键,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他必须更加谨慎,更加小心,才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