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文会前夕

大家都在议论欧阳若水即将举办的文会。

安平县的读书人包括像林绪之一样从周边县城赶来的都在暗自准备,希望能在文会上有所表现,李青峰也是一整天都没有来找顾寻阳。

县衙的偏厅里。

杨元庆和欧阳若水正在商量相关事宜。

杨元庆道“地址的话倒是有现成的,就在城外不远有个小镜湖,从县城北门出去,走上一刻钟就能到达。”

说是湖其实也不大,就是在流经的一条小河上筑了个坝,是杨元庆上任安平县令以后才主持修建的,主要作用就是蓄水,在干旱时用来浇灌农田。

古代没有重工业的污染,小镜湖清澈干净,随着时间的推移湖边上自然生长了很多水草,颇为丰茂。

盛夏时分,湖中央也是铺满了碧绿的荷叶,后又有当地豪绅自发出资在湖边建了几座亭子。

如今天气渐暖,小镜湖倒是个踏春的好去处。

欧阳若水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就依叔父所言,时间的话,就定在后面吧?”

“行,我这就让人去安排。”

剩下的就是一些小细节了,其实文会大多大同小异,无非就是饮酒吟诗作对或是行酒令,虽然各地形式或有区别,但万变不离其中,离不开畅饮吟诗和以诗会友的格局。

所以也没有太多需要商量的东西,无非就是沿着湖边设座摆酒,再邀请一些当地有身份地位或者有才学的人参与,以增加文会分量和权威性。

但是多数文会都是由发起人邀约,被邀约到的人才会参与,这一次杨元庆选在了这样一个地方,就是不打算限制人员了,主打一个与民为乐,也并没有刻意的去发邀请函,而是直接在县衙外张贴了告示。

其实也变相的等于是县令和欧阳若水一起承办了,只是打的是欧阳若水一个人的名头。

...............

顾寻阳回到家的时候,周福来和李绾绾已经把饭菜备好,就等着他了。

把糕点递给李绾绾,小姑娘自然是一番欢喜雀跃。

周福来和顾寻阳也分食了一点,虽然比不上现代那些各式各样的糕点甜品,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难得的美食了,很多贫苦百姓可能一辈子都吃不上一次。

周福来给顾寻阳倒了杯酒,爷俩各自说起了今天的经过。

顾寻阳道:“我这边差不多了,老周有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

周福来道:“都不太理想,多数的临街商铺都没有院子。倒是也遇上了一个有院子的,但位置就比较偏僻,用来做生意怕是不太好。”

顾寻阳道:“再找找看,如果实在是找不到,那偏僻一点的也无所谓,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嘛。”

周福来点点头,表示明白。

饭后李绾绾也是兴奋的把今天买的几套衣服都试了一遍,一套一套的试给顾寻阳看,听到哥哥夸一声漂亮,小姑娘都会心花怒放。

一夜无话,各自睡去。

....................

次日,顾寻阳起了一个大早,心里微微有些兴奋。

提着一袋大米就来到后厨,煮饭嘛,他熟得很。

一个时辰过去后,全部都煮熟了。

周福来和李绾绾也相继起床,闻声而来。

好奇的在旁看着,看看顾寻阳到底要干什么。

顾寻阳也不藏私,对着周福来道:“我不知道别人酿酒是怎么样的,但我有自己的一套流程,你们俩都看着,以后你们也需要学会。”

顾寻阳一边操作,一边解释。

“酿酒呢,很多粮食都可以,比如小麦和大米都行,我们需要先把粮食煮熟,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就跟做饭一样把它煮熟就行,就像现在这米饭一样就行了。”

顾寻阳之前夸过海口,说是自己酿造的酒比那明月楼的女人红都要好几十倍,周福来也是个爱酒之人,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