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大战前夕

明末封疆 杰木 1832 字 10天前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八

辽东塔山城

城楼处一杆十余丈高的黄龙旌旗大旄,迎着凛冽的寒风猎猎作响,显得很是惹人注目。城墙上一杆绣有黄色金龙的大伞高高撑起,大伞之下体型微胖的皇太极背着双手,眯缝着眼睛凝望向东北方,那是杏山城的方向,没有人知道皇太极在想着什么。冬日凛冽的寒风时不时吹过,皇太极那浓密的胡须被阵阵寒风吹得突突直颤。

黄龙大伞两侧站满了大清朝的王公贵族、旗主贝勒。正白旗旗主多尔衮、 正蓝旗旗主豪格、镶白旗旗主多铎、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这四位旗主所站的位置距离皇太极最近,此刻他们见大汗不发话,这些人也一个个小心的在一旁站立,不敢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皇太极的视线仔细观察着塔山四周的地形,塔山位于辽西走廊之上,整个辽西走廊背山面海,地势大致平坦,但却又许多起伏的丘陵山岭。由塔山往东北方向是一片开阔地带,地势大多平缓。而在一片开阔地带的两侧山势陡然险峻了许多,凸起的山峰上多是些荒草山石,不利于军队穿行。

如今凸起的山峰之上到处都插满了满洲八旗的各色旗帜,密密旌旗猎猎。山坡之上有几处冒着烟火,那是山上的清兵在放火烧山。烧山的目的有两个,一来没了树木和荒草的阻隔,防御之时守军的视野会大大增强,二来则是为了防止明军可能出现的火攻,冬季天干物燥,风势又强劲,若真是明军利用山上的植被进行火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塔山两侧的山岭已经有多处变得光秃秃的了,而在这些光秃秃的山岭制高点附近,清兵挖了数不清的壕沟进行防御,在这些壕沟的后面则是临时堆砌而成的土墙和石墙。制作这些防御所用的土墙石墙的原料都是就地取材,塔山周边的大明村落几乎都被拆的一干二净。

塔山城原本是座小城,辽东战役刚刚开始之时,多尔衮没费多大力气便攻陷了这座军事堡垒。可自从皇太极进驻塔山,将此处作为自己的大营所在以来。短时间内塔山城的防御便有了质的飞跃,城墙被加固加高不说,皇太极又命人在塔山的南北两侧各筑起了两座东西约长一百多步,南北宽约七十多步的军堡。这两处军堡一南一北依山而建,城墙皆以石块垒砌,与塔山城互为犄角,形成了一个稳固三角形的防御工事。

北面的小城距离塔山城较远,由多尔衮所部的正白旗驻守,清兵多习惯称其为白城。而南面的小城因距离塔山城不远,被清兵称为塔南城。在皇太极严酷的军令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塔山及其周边地区便成了一座战争要塞,放眼望去,旌旗遍野,到处都是各色的帐篷,所处都能听到人喊马嘶之声。

塔山要塞宛如一把大锁,牢牢的控住了宁远城与杏山城之间的咽喉之地。将洪承畴十余万大军死死的困在杏山一隅之地。皇太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在等洪承畴断粮,等着大明的全部精锐饿的头昏眼花之时在此地撞得头破血流,伤亡惨重。

正当皇太极举目远眺,观看何处还有不足时。帐下的亲兵摆牙喇匆匆的登上了城墙,在一位清瘦的中年男子身边轻声低语了几句。那名中年男子表情稍稍一怔,而后低头紧走几步来到了皇太极身旁。

皇太极注意到了中年男子的到来,当他望向中年男子的时候,中年男子很是恭敬的跪倒行礼。皇太极淡然道:

“范先生不必多礼,起来说话。”

这名体态清瘦的中年男子便是皇太极手下的第一号谋臣——范文程,范文程本是万历年间的秀才,后来努尔哈赤攻下他的老家抚顺,范文程为求有一番大作为便主动投靠了当时的还称为后金的满清政权,清朝开国之初的规制大多出自范文程之手,他可以说是皇太极手下文臣之首,甚得皇太极的信任。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多尔衮都不敢出声的情况下,范文程可以从容的向皇太极进言。

“陛下,南朝有消息传来,崇祯皇帝派救兵来增援洪承畴了。”

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不是说大明已经倾尽全国之力才凑出了洪承畴手下十三万精兵吗,怎么还有能力派兵增援呢?如今吃掉洪承畴如今只是时间问题,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大明派来了援军,这着实令皇太极有些担忧。

可这位满清之主毕竟也是叱咤风云多年的人物,他的眼中阵阵寒光闪过,问道:

“领军将领是谁?有多少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