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大蒜素(王翦:这就是一根筋变成两头堵吗?)

【#提取大蒜素#】

【青霉素在诞生之初被称为“神药”。

当时,甚至有形容青霉素“活死人,生白骨。”

虽然略显夸张,但也侧面说明了其药效之厉害。

所以,穿越回古代如果能够制取青霉素,妥妥的青史留名,少不得一个神医称号,或许还会被立庙供奉。

青霉素虽好,但步骤繁琐,成功率低。

穿越回去之后,或许终其一生仍无法成功制取青霉素。

这时候就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制取大蒜素。

当然,制造大蒜素也要选好时间点。

可查的时间节点为: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

所以,如果穿越,最好选择建元二年之后的时间节点,元朔三年更好,这是张骞返回长安的时间。

假如穿越建元二年,那就需要等十三年。

当然,如果你更不幸,穿越到文帝、景帝,乃至刘邦、始皇,甚至春秋战国、西周时期,那还是先考虑如何通西域。

华夏有句话:“药食同源。”

古人很早就发现大蒜不仅可以做菜,还可以入药。

主治:痈肿疮疡,疥癣,肺痨,顿咳,泄泻,痢疾等。

《摘元方》记载:治脑漏鼻渊,就可以将大蒜切片,贴在足心。

鼻渊是中医病名,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

《昔济方》记载:治寒疟,独蒜一枚加黄丹,捣一千杵,制成蒜丸。

《直指方》记载:治暑风卒倒,用大蒜三两瓣细嚼,温汤送服。

《景岳全书》记载:治耳聋,用大蒜一瓣,一头剜一坑子,以好巴豆一粒,去皮,慢火炮令其熟,入在蒜内,以新棉裹定塞耳中。】

大秦,咸阳。

“薤白头不行吗?”

薤白头又称小根蒜、野蒜,华夏本土就有。

夏无且摩挲着腰间药囊,这野蒜自神农尝百草时便入药。

听后人介绍同属一科,应当也可行吧。

“足下难道听不懂人话?”

“若是薤可行,那就应该叫小蒜素。”

前方传来拖长的讥诮声,叔孙通广袖当风立在石阶上,腰间玉佩随着嗤笑叮当乱颤。

夏无且反讽道:“我若是没记错,昨日有人大包大揽下通西域之事,某就静候佳音。”

叔孙通拂袖而去,留下一句:“此事就不劳你费心!”

“儒家自有办法!”

【大蒜素:顾名思义来源于大蒜。

大蒜素与大蒜直接入药相比,药效更强。

其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如肺结核痢疾、疟疾、百日咳等。

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病:湿疹、痤疮、疖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