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齐声高呼:“大唐必胜!”
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
李恪带着白云和杨马离开了香肉楼,众人纷纷让开道路,目送他们离去。
刚刚听完蜀王慷慨激昂的话,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人群里,有一个人久久站在原地不动。
他就是魏征,原本只是路过进来躲雨,却听到蜀王这么慷慨激昂的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刚刚人群里的提问就是他说的。
魏征头一次知道蜀王殿下这么爱国,这么有才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话让原本打算辞官离开长安的魏征,完全打消了离开长安的想法。
魏征心想,殿下说的多好啊,他魏征从隋末到现在过去了二十八年。
已经四十二岁的他,换了六个主公,不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如果这么一走了之,会不会正如蜀王说的,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遥想当年离开道观下山的时候,自己也曾经是满怀抱负。
因为看不惯隋炀帝祸害百姓,这才下定决心跟随元宝藏下山。
中午房玄龄劝他不要离开时,也想过自己这般毫无出身,毫无背景的人。
年过四十还一事无成,倘若真的离开长安,除了读书,他还能去干嘛?
李恪的这首诗,充满了爱国情怀,以及杀敌报国。
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长安城传播。
每个念完这首诗的人,都情不自禁的热血起来。
当李世民看到探子递来的纸,也情不自禁的愣愣出神。
他实在想不到,这个往常就会惹祸气自己的逆子,居然对渭水之盟这么在意。
“三十功名尘与土,二千里路云和月。”
仿佛说的就是李世民自己。
贞观二年的李世民,前不久才刚刚过完三十岁诞辰。
情不自禁的回想起当初自己单枪匹马去和突厥可汗谈判的场面。
当时的自己虽然已经玄武门成功,整个大唐都是自己的了。
但是依然要和突厥委屈求全,花钱买安稳。
以往的血战沙场,披荆斩棘,功名利禄,全部派不上场。
从长安到朔方可不就是两千里路。
李世民感慨万千,这个逆子写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