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倒不是觉得《武德律》不行,而是知道陛下的用意。
萧瑀原本以为,只要长孙无忌不是中书令了,那么就会离开朝堂。
然而李世民却准许长孙无忌继续参与朝政。
只因为长孙无忌还是国公,二品国公是有资格参加朝会的。
李恪每次来朝会,就是以蜀王的身份参加,蜀王也是爵位。
只不过一般人懒得早起上朝,也就不经常来。
还有就是李世民现在是在东宫行政,不是在太极宫,地方小,所以就不让那些光有爵位没有官职的来了。
萧瑀报复完长孙无忌后,现在也不针对长孙无忌了,就事论事的说:
“臣以为,刑国公说的对。”
政治就是这么戏剧变化,昨天还打生打死的,今天反而站在一边。
李世民怎么会不知道萧瑀的想法。
修改《律法》这件事,是要左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三省最高主官参与。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大夫主要负责。
萧瑀就是上一任的中书令,参与了《武德十二律》的制度。
如今要推翻自己前面制度的,当然不同意了。
李世民恨铁不成钢,自己这个大舅子怎么没了中书令的官职,怎么反而变笨了?
这时,门下右侍中陈叔达站出来不同意萧瑀的话。
“右仆射,你就别站出来说话了,你难道不知道避嫌吗?”
萧瑀看到陈叔达就不高兴。
萧瑀在没被赶下中书令之前,就和陈叔达不对付,两人往往政见非常不和。
“那不知,侍中说的避嫌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参与制定的《武德十二卷》,你当然要为武德律说了,现在要重新制定《贞观律》,你当然不愿意了。”
萧瑀被说中,有点不好意思:
“胡说!这是在朝会!我说的都是中正之言!”
“哼,谁不知道参与制定律法是功绩,如果把武德律改了,那你的功绩也就没了。”
陈叔达不仅是说出了萧瑀的想法,更是说出了李世民的想法。
连李世民都有点不好意思。